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生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当耳旁风?
司马懿,曹丕,司马曹操生前再三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为何曹丕始终当耳旁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司马懿,字仲达,他对西晋王朝的建立有很大的贡献,可谓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曾因支持曹操,而曾得到曹操的信任,后来曹操晋位魏王,司马懿则以太子中庶子的身份辅助于曹丕。后来曹丕去世,司马懿和曹真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于曹叡。
曹叡去世,司马懿和曹爽又为托孤大臣辅佐曹芳,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罢了曹爽的权利,从而曹魏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为以后司马炎以晋代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在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那时司马懿是曹操的谋臣,但曹操却对司马懿颇为猜忌、不放心,所以曹操曾对世子曹丕说过,司马懿是一个不甘做人臣的,将来他一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世。曹操就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
然而曹操虽然这样对曹丕说,但是后来曹丕却没有把曹操的话放在心上,从而导致曹魏政权最终被司马氏所取代。
那曹操生前曾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为什么曹丕始终却当耳旁风呢?
因为司马懿虽然受到曹操的猜忌,但曾经曹操对他还是颇为信任,所以后来司马懿就升为太子中庶子,以这个身份辅佐世子曹丕。
因为司马懿聪明、有才智,所以司马懿经常为曹丕屡献奇策,这对曹丕帮助很大,故而司马懿也得到了曹丕的信任重用。
因为司马懿给曹丕出谋划策,对曹丕帮助很大,所以曹丕心里对司马懿很信任,如此就虽然曹操曾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但曹丕却把宝贝你话没有的放在心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懿,字仲达,他对西晋王朝的建立有很大的贡献,可谓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曾因支持曹操,而曾得到曹操的信任,后来曹操晋位魏王,司马懿则以太子中庶子的身份辅助于曹丕。后来曹丕去世,司马懿和曹真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于曹叡。
曹叡去世,司马懿和曹爽又为托孤大臣辅佐曹芳,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罢了曹爽的权利,从而曹魏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为以后司马炎以晋代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在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那时司马懿是曹操的谋臣,但曹操却对司马懿颇为猜忌、不放心,所以曹操曾对世子曹丕说过,司马懿是一个不甘做人臣的,将来他一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世。曹操就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
然而曹操虽然这样对曹丕说,但是后来曹丕却没有把曹操的话放在心上,从而导致曹魏政权最终被司马氏所取代。
那曹操生前曾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为什么曹丕始终却当耳旁风呢?
因为司马懿虽然受到曹操的猜忌,但曾经曹操对他还是颇为信任,所以后来司马懿就升为太子中庶子,以这个身份辅佐世子曹丕。
因为司马懿聪明、有才智,所以司马懿经常为曹丕屡献奇策,这对曹丕帮助很大,故而司马懿也得到了曹丕的信任重用。
因为司马懿给曹丕出谋划策,对曹丕帮助很大,所以曹丕心里对司马懿很信任,如此就虽然曹操曾叮嘱曹丕要慎用司马懿,但曹丕却把宝贝你话没有的放在心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司马亿只有孔明一半才学,几次险些把命丢了,如果孔明身体健盛,一定J会被活捉,在渭桥不敢迎战了,深沟高垒,畏蜀如虎。还每夸孔明天下奇才。孔明行兵布阵,马亿自知不如他,魏主要他带兵拒蜀,出于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生前一再叮嘱,不要重用司马懿,为啥曹丕不听话?
建安六年(201)23岁的司马懿,赶赴河内郡,接手河内郡的上计工作。这是曹操官渡之战后,开辟的一个新区,在黄河以北。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是赋闲在家病退干部,以前曾经担任过汉朝的骑都尉,司马防家教很严格,有八个儿子,司马懿排行老二。
司马懿来的时候,带着崔焱的推荐信,这信是给尚书令荀彧的。但司马懿求见荀彧时,那时,荀彧事情很多,看门的不认识,三言两语打发了司马懿。吃了闭门羹,司马懿有点心灰意冷,随便编个理由,说自己有病,就离开河内回了家。这一回去,就呆了好几年。后来,还是司马防给荀彧写信,荀彧也给曹操推荐,曹操想起老领导、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才有了司马懿第二次东山再起。
在此期间,发生了“田畴让封”事件。田畴在曹操北伐乌桓时,当过向导,立有大功,曹操曾给田畴封亭侯,田畴不接受。这次曹操又给田畴封侯爵,田畴再次拒绝。曹操让曹丕负责,再去劝说。曹丕要求给自己两个助手,一个是夏侯惇,另一个就是司马懿。虽然最后仍没成功,但后来曹操给曹丕出一个问题 : 田畴拒封的真实原因是啥?由于事前在曹操组织的讨论中,曹丕发现,多数人认为,田畴是高风亮节,司马懿却说,田畴事件,容易联想到伯夷、叔齐,是政治事件,应该立案审查。这个发言特立独行,与所有人不同,曹操虽没听从,但曾点头赞许。
这一次,曹丕自己想不出来,就请教司马懿,司马懿提出 : 田畴屡次拒封,实际是觉得,赤壁之战失败,曹家江山不稳固,心里还在以旧道德,愚忠于汉朝,因此,用人应当以才为先、以德为次。曹丕按照司马懿的开导,给曹操汇报后,曹操十分高兴,很快就发布了那道著名的《求贤令》,令文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 “唯才是举”。这份答卷,为曹丕后来确立王太子,加分不少。从此以后,司马懿给曹丕留下很好的印象,每每遇到问题,都会请教司马懿。
曹操生前,曾因夜梦“三马同槽”,心中狐疑,胡思乱想,在早先,怀疑过马腾、马超父子,但杀掉马腾,马超也被几乎灭掉,又梦“三马同槽”,曹操迷糊了,询问一向足智多谋的贾诩,贾诩不知是真算出未来,还是年龄大了(已经约七十二岁),确实糊涂,听过曹操描述,对曹操说 : “祿马,吉兆也。祿马归于曹,大王何必疑虑”?曹操联想到,司马懿已担任军司马,好几年了,这期间提出了不少好意见。比如,建安二十四(219)年,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时,曹操曾一度打算迁都,司马懿隐晦的提醒说 : “丞相,荆州四通八达,不是最典型的衢地吗”?
上一篇:微信推出的药神保,一个月一块钱的抗癌保险怎么样?值得买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