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韩信自立为王历史会另有一个三国吗?
井陉,韩信,汉军韩信自立为王历史会另有一个三国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这段历史,《张耳陈馀列传》记曰: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追杀赵王歇襄国。
两个记载相互参照可以肯定,张耳没有参与汉击魏战役。
张耳是韩信击赵的重要同僚,但他不是与韩信一起出征魏国的,是在韩信完成击魏使命后,汉派张耳与韩信会合击赵。那么这个会合时间及会合细节是值得推敲的。从韩信传记可以推测,张耳与韩信会合的时间甚至可以具体到“汉辄使人收其精兵”的时候,因为完成了击魏使命,面对空虚之赵,韩信不需要拥有太多的兵力,所以汉王要将相当部分兵力抽走,“诣荥阳以距楚”。张耳可能就是随着抽调韩信部队的使者一起到韩信所在汉军与之会合。韩信的破代应该在张耳抵达后,但张耳的传记中没有击代,这就与韩信的记录不吻合了。提示,韩信也没有击代。击代是汉另外委派他人完成的,这个人是陈豨,或者还有其他人,但绝对没有韩信。而韩信与代的交结,是他在魏地与代国的武装力量有过战事。《曹相国世家》称:“(曹参)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夏说不是赵相国而是代相国,赵王歇立陈馀为代王后,陈馀前往赵辅佐赵王歇,而陈馀委派留守于代的就是夏说。夏说在魏地被汉军擒斩,表明代赵势力已深深地侵入了魏地。因张耳的传记中没有击代,曹参的这个功绩很可能是在其脱离韩信所部后取得的,那么这个与代的交集,也与韩信无关了。而张耳的与韩信会合极可能发生在曹参脱离韩信所部的同时,是不是有刘邦对韩信仍然不完全放心的因素在其中,望读者明察。可以肯定,列传所说下魏破代不确,并且韩信所部汉军不是在完成定代后再击赵的,而是在完成击魏之后直接攻赵的。定代与击赵是同时期的事,因路途遥远的缘故,甚至前者还可能晚于后者。换言之,定代应在破赵之后。所以现有记录将韩信破赵定为定代之后,本身就与其他记载不谐。记住,这个部分讨论的要点之一是韩信与张耳所率汉军规模不会太大,估计不会有几万人之多。关于定代,可参见拙作《清理陈豨乱象》及《千古谁识汉灭赵》等独立专题。
张耳与韩信会合的时间不详。现有记载都将韩信破赵定为汉三年十月,这个时间是有问题的。因为张耳是在韩信击魏使命完成后赶来会合的,破魏的时间现定为汉二年九月,其实这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高祖本纪》将部署击魏定于汉三年,汉三年以十月为岁首。如此,则韩信不可能在十月破赵,毕竟张耳从关中赶来会合还是需要时间的,且不能一会合就出兵。菜九钻研楚汉战争时有个发现,但凡牵涉到韩信,时间的记载总是乱糟糟的。韩信对魏对赵的战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6.先来查看有无李左车
有了前述铺垫,现在可以彻查一下韩信背水一战的真实性。非常抱歉,铺垫弄得太长,菜九不是博士,也搞成三纸无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韩信的事情太复杂了,牵扯面太广,想简单也不容易办到,请诸位看客多包涵拉。
菜九搞考据原本有一个完整套路,即在考察过事件发生背景成立与否的基础上,对事件本身进行彻查,而韩信战赵一事,始终没有对战役本身彻查,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缺陷。现在作一番破解,以补上这个缺陷,将对韩信战赵功绩、贡献及背水一战的彻底否定做成铁案。之所以选择从李左车入手,是因为菜九破解此战时第一个就怀疑上了李左车其人的有无。
李左车是韩信破赵记载中出现的。菜九在《千古谁识汉灭赵》中已将《淮阴侯列传》的破赵之战这一韩信神话的主角定义为李左车,因为整个过程基本上是围绕着李左车在作文章,广武君李左车不仅预判了汉军的动向,事先就知道了战争的结局,而且成为军神韩信的老师。即使是天纵神武的韩信,也是处于李左车的光环下,并在李左车的预判下行事,成为这一段记载的配角。李左车其人在韩信的传记中真是神得不能再神的人物,既对敌我双方实力长短分析得头头是道,对当地的战场地形了如指掌,还会排兵布阵,并且有带兵作战的能力,又可以逆料未来的大势走向。陈馀不用李左车的计谋就兵败身死,韩信听了李左车的计策就把之后的燕齐搞定。一切都在李左车掌握之中,乍一看,神乎其神;稍一推敲,难免会觉得过于儿戏。让我们来盘点列传中围绕李左车的相关内容,看看这个李左车及其事迹计策的真伪。
李左车一开口就说了汉军的基本情况与战绩,对汉军在魏地的战事一清二楚。李左车知道的这些情报陈馀也知道,否则赵军就不会提前在汉军来袭方向布防了。八卦一下赵军的情报来源,赵与汉在井陉方向有魏悬隔,而赵军当时已侵入到魏国深处,估计汉对魏发动攻击,赵预测到一步汉将攻赵。根据《曹相国世家》,汉军在魏地斩夏说,破赵之戚将军邬城,赵之败兵应该逃回去禀报赵王君臣。注意,曹参斩夏说是在邬城而不是阏与,这是李左车情报有误,还是编造故事的人想当然,更可能是后者。只是陈馀估计“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这个认识有点莫名其妙,一支能击败魏军赵军代军的汉远征军,怎么会止此区区之数?而李左车的请兵三万以断韩信后路之策,也正是建立在韩信只有数千兵力的算计上,三万对数千,胜算极大。赵军号称二十万,表示实际上没有二十万,那么为什么要号称,是想借此达到阻吓汉军来犯,还是有什么其他用意。估计有夸大成分,不过至少也是举国之兵了,否则李左车不会一开口就要带兵三万。如果李左车真是那样了得,并确信韩信只有几千人马,他应该劝阻这样以举国之力来对抗入侵军,因为太小题大作了。比较合理也可行的做法是以同等规模兵力部署在井陉道险要处,让汉军难以逾越,这样既达到了保全国土的目的,又使汉军劳而无功。尤其是李左车提到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完全可以倚仗险要,只以少量兵力布防,就可以达到阻击汉军的目的。所以用举国之兵来防御区区几千远道而来的入侵者,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同理,与据险而守相比,李左车欲以重兵抄汉军后路的所谓奇谋不仅极不经济,且有画蛇添足之嫌。毕竟穿越战线几百里的奔袭,也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当时的军事素养能否达到目的都是很成问题的事。实际上,在被陈馀拒绝之后,李左车还可以坚持自告奋勇带领少量兵力将井陉之道的险阻处扎死,这样一来,陈馀应该会允许他这样做。但李左车居然放弃了更加切实可行的计策,坐等汉军击溃赵军,尤为不可解。分析至此,还可以推测一下赵军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现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但此役赵之用兵数量也是个漏洞。赵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兵员及人口都被极大消耗,在反秦战争中又是主要的作战地又被大大消耗了一次,项羽分封时赵国及其武装力量被一分为四——常山、代、殷、河南,陈馀击败张耳也会有一定的兵员损失,所以赵国加上代国也绝对凑不齐二十万兵员。赵又有加入反楚联盟的部队,估计人数也少不了,总会有一二万人吧;赵还对魏发动侵略,人数不会少,估计怎么也会有一二万吧。赵还趁汉败彭城攻占汉之河内即殷国,虽然可以动用原先加入反楚联盟的军队,估计还是会对这支部队有所增援,因为在强大的汉之腹地军事挑衅,兵力少了肯定不行。根据《功臣表》“(磿侯程黑)以赵卫将军汉王三年从起卢奴”的记录,卢奴属燕,赵又有对燕侵略之举,估计兵力也不会太少。这几条战线,会将赵军的实力与精力大为分散。综上所论,赵与韩信作战之前就至少已经在三个方向上(汉、魏、燕)对外用兵,这样一来,在后方结集二十万军队,甚至十万军队,基本上没有可能。陈馀回应李左车“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之论,以为倘若这样做了,“后有大者,何以加之”,此话也表明了赵为四战之地,边境上的防守力量本身就不会是个小数字,到了正在四面出击的大战发生时,赵国难免会呈空壳化状态,国内的军事力量应该非常有限,不可能以举国之力堵截汉军于井陉道方向。这正是韩信奇袭赵国后方的计谋依据,也是菜九否定背水一战的依据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