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伊朗的内贾德还在位,美国还敢制裁伊朗吗?
伊朗,美国,内贾德如果伊朗的内贾德还在位,美国还敢制裁伊朗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每当谈论当前伊朗的处境和美国的咄咄逼人,不免让人想起昔日以“对美极端强硬”的内贾德,因为无论是联合国、欧盟和华盛顿,都在内贾德担任总统时期拿伊朗没有任何办法。而内贾德面对联合国的数次制裁,该研制核武器依旧研制,该羞辱美国还照常羞辱,显得无比淡定和从容。
客观而言,
伊朗无论是从1979年反美到签订核协议之后美国解除制裁,任何时期都没有与美国叫板的实力,尤其苏联瓦解后美国嚣张到可以随意对中东能源国家进行武力打击,然而美国在内贾德2005年至2013年当总统期间却能百般容忍,甚至内贾德在联合国上批评美国,美国代表一听说他要上台,往往会缺席来表示抗议,以及小布什打完阿富汗和伊拉克,还表示将伊朗作为下一个打击对像,但面对内贾德的强硬,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对伊朗如此顾及?
伊朗伊斯兰共和党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神权政府,本国法律以《古兰经》为宪法。内贾德深受《古兰经》熏陶,他认为真主是他的后盾,正如他的祈祷:主啊!你既然把这个国家和人民交给我负责,那我只能以自己的能力,按照你的《古兰经》办事。
内贾德时期伊朗的一个学者这样说:“如果美国和以色列胆敢进犯伊朗,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7000万颗人体炸弹。”
既然如此,特朗普为什么还敢这样对付伊朗呢?其实他也怕与伊朗开战,但鲁哈尼的“温和”和哈梅内伊逮捕内贾德却给了特朗普足够的勇气。实际上,特朗普退出核协议对伊朗进行制裁,采取了两轮并一再设立缓冲期,其目的也有试探伊朗的反应之嫌。鲁哈尼对美国退出核协议之后一直保持低调,总是设想用欧盟制衡美国,而特朗普正是准备利用伊朗来打击欧盟,这就说明伊朗的本意不想直接与美国对抗,从哈梅内伊取消内贾德2017年总统竞选资格和将其抓捕,更验证了这一点。不过特朗普还是担心怕过分激怒伊朗,在去年8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巴斯基和其海外行动分队“圣城旅”总司令苏莱曼尼向特朗普喊话:“尽管来,我们已经准备好,如果你挑起战争,我们将终结战争”时,特朗普却称“伊朗已经不是原来的伊朗了,让我们看看下一步怎么办?我们有一份真正的核协议”。当第二轮制裁到期美国采取了豁免权之后,伊朗向特朗普伸出了谈判的“橄榄枝”,可是美国又变得置之不理了。由此可以判定,美国一直在试探伊朗的态度。
包括5月2日美国开始实行石油禁令以后,伊朗态度逐渐转硬,特朗普便称伊朗应该给他打电话。至于4艘航母驶向波斯湾,美国表示担心伊朗袭击在中东的美军基地,而没有说准备对伊朗开战,这更说明美国害怕由于石油制裁引发与伊朗的战争。
如果内贾德在位,可能不会有伊朗核协议,或许特朗普会延续奥巴马制裁俄罗斯那样制裁伊朗,但不会像现在这样敢让伊朗出口降为零,因为以内贾德的强硬作法,很可能从军事上反击美国,包括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断然措施。从普京和埃尔多安身上验证了一个基本事实:特朗普对强硬的人是回避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内贾德在位的话, 当然不会存在美国制裁伊朗这件事情,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就很有可能会和欧盟一起,会把伊朗国内的核设施全部“犁”一边,彻底摧毁伊朗发展核技术的能力。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内贾德在位的时候,美国和欧洲惧怕伊朗,在西方国家绝对的武力面前,内贾德并不能让伊朗过的比现在更好。
内贾德一味坚持发展核武器,严重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核战略安全,这是所有欧洲国家都不能忍受的事情。
内贾德是伊朗国内的强硬派人物,他在2005~2013年的两届总统任期中,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并认为如果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不会改善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核技术研究领域,内贾德也强调伊朗有权利掌握民用核技术的权利,并表示要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尽管内贾德在很多场合都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同时也愿意与欧盟通过对话来解决双方的矛盾和分歧,但是由于内贾德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强硬派领导人,在执政期间长期保持强硬政策,同时拒绝在伊朗核问题上对西方做出妥协。
(内贾德视察生产浓缩铀的核工厂)
对于欧洲国家来讲,伊朗作为一个中东地区性大国,其发展核技术的根本目的,必然是要进行武器级核技术的研究,虽然伊朗在核武器研究技术上,长期徘徊不前,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研制出初级的核武器。
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对于伊朗是否发展武器级核技术,始终都抱着怀疑怀疑的态度,而正是由于伊朗方面在内贾德领导下, 始终坚持扩大铀浓缩活动,最终使得伊朗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双方甚至在2013年前后关系持续紧张。
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2006年开始,到2013年前后,针对伊朗连续实施了4轮经济制裁,导致伊朗国内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伊朗放弃强硬派的内贾德,转而改由温和派的鲁哈尼执政,是顺应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否则伊朗坚持不到今天。
伊朗虽然是一个由伊斯兰教主导的宗教国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伊朗国内就不需要发展,而由于内贾德在执政期间,始终坚持发展核技术,导致伊朗连续遭受联合国做出的四次经济制裁,导致伊朗国内经济发展遭到了严重损害。
特别是在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就伊朗核问题的第1929号决议进行投票时,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2个国家投赞成票,由此可见当时的伊朗在国际上所面临的困境究竟有多严重。
因此如果当时的内贾德还继续执政的话,也许就不存在什么《伊核协议》的签署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伊朗绝对要比现在还要惨。也正是由于伊朗签署了《伊核协定》,才使得伊朗在2015年以后得到了喘息,并且快速恢复了国力。
所以如果内贾德在2013年以后继续执政的话,并不存在美国不敢制裁伊朗的问题,而是联合国将会针对伊朗的发动第五轮、第六轮甚至更多的制裁,甚至还有可能会向军事战争的层面进行转变。
等到那个时候,美国在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下,可以更加自由的通过军事手段去摧毁伊朗,自己不用担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
因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最终决定放弃强硬派的内贾德,转而改由相对温和的鲁哈尼执政,并于2015年在美、俄、中、德的见证下,签署了《伊核协议》,其实就是伊朗政府在面临困境时的妥协选择,毕竟一个国家光靠一口“硬气”,是很难活下去的,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妥协,也未尝不是一个互利互惠的选择。
上一篇:去培训机构学IT到底靠谱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