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国“不败将军”白起,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
秦王,秦国,邯郸秦国“不败将军”白起,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另外,战国时候武安君不是个好封号,封武安君的三个忙碌半生声名显赫却都不得善终:白起,苏秦,李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王之心,四个字足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句话总结原因:功高盖主
其次,就是一些白起个人的原因,第一,和范蠡的关系恶劣,将领在外打仗,却得罪秦王身边的文臣,这是大忌。第二,缺乏政治素质,邯郸之战秦军战败,这个时候去挖苦嘲讽秦王,秦王必定恼怒。第三,缺乏政治敏感,自以为军功卓越,秦王不会把他怎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时期,“人屠”白起不是自杀,而是“被自杀”,和普通自杀不一样的是,秦昭王还送给他一把剑,白起只能用秦王赐的这把剑自刎这才符合正宗的君臣规矩;用自己的剑就有可能成为“畏罪自杀”了。
有的说秦昭王要夺取白起兵权,有的说是白起功高盖主,封无可封,有的说怕白起被六国所用反攻秦国,所以才被秦昭王赐剑自裁。
我们看史实,雪藏不用白起七年容易,换将代替白起领兵作战容易,最后赐死白起看起来也不难,难道削夺白起的兵权就那么难,以至于要前后花费近十年直到邯郸失败前后的时间吗?应该不是这样。
白起是有功高盖主,但他已经孤臣。除了有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没有别的自己的势力和盟友,反而在朝中树立了一些敌人。功再高也盖不过秦王和应侯范睢,范睢虽然心胸不那么宽广,但很多对内对外平天下的大战略出自他手,对秦国的统一大业贡献也不小,秦王也很信任他。
白起能被六国所用吗?积攒了六国这么多的哀怨,六国中惟赵楚尚有与秦一战之力,这两国也是视白起为最大恶人的;其余四国用他也白搭,国力摆在那里;而且白起的战法用六国之兵也不合适。即使是长平之战,离开了秦王亲自动员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丁参战并督运粮草供应大军,也很难取得胜利。
所以说,白起死非其罪,但又不得不死。除了秦民有人同情他之外,其他的人恐怕还都比较高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起之死是个历史疑案,为什么这么说,史记中记载,白起因为“诸侯救日至”,所以拒绝领兵攻打邯郸,这句话有很大漏洞,当时各国没有答应援救赵国,哪里来的各国援兵呢?这样明显的推脱,秦王当场就会斩了白起。可见白起之死有很大疑点!
纵览史记全书,这样的漏洞还有不少。再比如长平之战,说赵括40万被白起坑,赵军加上廉颇损失的7万人,防匈奴的十万人,邯郸几乎没有正规军了,怎么可能守得住?而且按照长平之战的描述,秦军即便诱敌,损失不会超过5万人,可白起却说“今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和长平之战的描述,自相矛盾!
司马迁的先祖司马靳,是白起的副将,好兄弟,和白起一起被赐死。如白起真的是因为拒不领兵被赐死,司马靳干嘛一起被赐死,说明两人是同一个理由。司马靳不会让他带兵打邯郸,根本没机会拒绝秦王,又是一个大漏洞!那么白起被赐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那就是白起和司马靳共同参与的长平之战,他们两个对秦王撒了谎,一个导致秦军邯郸之战失利的弥天大谎!简单地说,按白起的说法,长平秦军损失和赵军相当,秦军损半以上,所以赵军45万,秦军50万。这个数字,秦王可以接受,因为皮牢太原还有数万赵军,加上抵御匈奴的赵军,邯郸几乎没有部队了!邯郸随便虐了!其实,长平赵军只损失20几万,包括了廉颇被消灭的近10万人,赵括10几万换秦军40万,白起惨败!另外20万是韩国冯亭的上党军民,他们因为廉颇不打秦国,还丢光了上党,所以背叛赵军,向司马靳献出故关长平关,断了赵括后路,最后还是被白起杀光,冒充赵军,导致秦王判断失误。后来邯郸秦军损失惨重,久攻不下,秦王已经起疑心了。王孙子楚逃回秦国,带来了赵军真实数量的情报,秦王一怒之下,赐死白起和司马靳!白起确实是咎由自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藏来答】被逼的呗 罒ω罒 白起功劳太高,别人羡慕嫉妒恨,在秦王面前说他坏话,再加上白起因为各种原因多次拒绝出征,彻底惹恼秦王,所以,秦王赐了他一把剑了结自己。
(网络配图)
秦国的大将白起,可以说是战神级的人物了,一生经历大小七十多场战役,为秦国攻城略地无数,从无败绩。史书上记载的白起歼敌数量,每次都是以万、十万为单位,伊阙之战、鄢郢(yānyǐng)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都歼灭了各国规模庞大的有生力量,韩、楚、魏、赵从此一蹶不振。
上一篇:大家好,我是一个全职宝妈,真的想找份靠谱的兼职做,大家有推荐的吗?谢谢你们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