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国“不败将军”白起,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
秦王,秦国,邯郸秦国“不败将军”白起,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周赧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秦国虽然与赵韩俩国讲和,但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后,此时已是强弩之末,秦昭王那是个越想越不甘心。就想一劳永逸,一举灭掉赵国,一统天下;因为白起生病不能前往战场,秦昭王便派王陵再次进攻邯郸,几次失利,秦王又派更多的兵力去支援王陵,王陵损失了五校,仍不能胜。这时武安君白起病愈,秦昭王想派他去替代王陵。在长平之战中,秦国虽然大获全胜,但自己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且秦国这些年来连连征战,国库日渐空虚。如果现在又再次长途跋涉地去围攻邯郸,肯定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到时候赵国与其他国家来个里应外合,来个面包夹牛奶,秦国那可就危险了。基于此,白起把自己心中的顾虑告知秦昭王后便断然推辞了秦昭王的请求。 秦昭王见自己的面子不管用,但又不甘心,因为打仗的话还是白起在行,就又让应侯范雎去劝说白起。白起有着自己的原则,知道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所以始终以病坚决推辞,不肯前去,于是秦昭王只好派王龁去代替王陵。白起终究是白起,这场战事的结果可想而知。王龄围困邯郸许久也无法攻克,与各国救兵几次作战,也均失利。武安君白起听说后说:“大王不听我的建议,现在怎么办?”白起这话传到秦昭王耳中那可正如同是天大的讽刺,他身为国君,虽然说能力不是很强,但也是个极其看中面子的人。恼羞成怒的秦昭王以国君命令强令白起前去统兵,但白起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我说不会去就不会去,你吓我也没用。仍是以病推辞,不肯起身。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十月,因邯郸战事的接连失利,秦国威势不复荣光。越想越气愤、越想越羞愧、越来越忍不住同时也想为自己的过失找一个替罪羊的秦昭王便把气都撒在了白起身上,免除白起一切官职,把他迁到阴密。十二月,秦昭王调动更多士兵驻扎在汾城旁以随时支援王龁。被贬为士兵的白起因病,未能出征。在此期间,各国援军数次败退王龁,告急使者往返于秦国,秦昭王羞恼难忍,于是又派人驱赶白起,不让他再滞留在咸阳城中。白起起身出了咸阳西门十里,到达杜邮。秦昭王恨不得直接杀了白起,但又苦无没有什么好的借口,如果就这么杀了他害怕寒了其他功臣的心,遭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秦昭王虽然没明说,但还是会有很会替主子“分忧”的人,这人自然是潜伏在暗中等待机会已久的范睢,就在秦昭王会见群臣时说:“白起离开时,很是不服,还有别的怨言。”有了合适借口的秦昭王便立即派使者前去赐给白起宝剑示意他自杀,于是白起就这么死了。
可幸的是,战神白起终究是战无不胜的神。他杀人无数,也有无数人想要亲手了结他;但谁也没能亲手宰了他,他是死在“自己”手里的。 白起,有人崇拜他是战神,也有人痛恨污蔑他是个毫无人性的屠夫。但一个人就是这样,特别是那些有过璀璨事迹的人,死后功过是非,没有谁能完全准确的定论。
白起死后,秦国人民都认为他很可怜,城乡百姓都一直祭祀着他的灵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杀神!冤魂不会放过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起,后世人称之为杀神,皆因杀孽太重,也是天道轮回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起在被杀之前,向天长叹“老天,我没有罪呀!”然后沉思了一会,又叹气说“我在长平坑杀二十万降卒,怎么能说没有罪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后,白起劝秦王攻打乘胜追击,继续攻打赵国,但秦王不许。三年后秦王攻打邯郸,三请白起,但白起认为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秦军此时攻打赵国,必败。秦王因白起推脱不去,赐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有: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其中白起位列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然而,他却与历史上众多的英雄人物相同,下场悲凉。作为将军的白起,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秦昭襄王赐死,刎颈自杀。这是白起与当时的秦相范雎争夺权力的结果,也与白起本人的性格不无关系。
何去何从
长平之战因秦赵上党之争而起,所以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又用了一年的时间,拿下了上党郡。之后,白起主张一鼓作气攻下邯郸,彻底灭掉赵国,便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拔皮牢,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攻太原。
韩赵两国见状非常害怕,连忙派苏秦的弟弟苏代出使秦国,会见秦相范雎,想通过贿赂范雎来使秦国罢兵。
上一篇:大家好,我是一个全职宝妈,真的想找份靠谱的兼职做,大家有推荐的吗?谢谢你们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