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老师,如何鼓励不爱学习的学生好好学习?
学生,孩子,老师作为老师,如何鼓励不爱学习的学生好好学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所以我选择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在初中从教20年,小学4年,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遇到很多这种现象。但是我需要说的是您提的问题有点笼统了,因为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导致不想学习的原因是不完全相同的,当然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我只能够选择对小学生和初中生都适用的一些方法来简单谈一下。
首先需要提醒老师和家长的是,绝对不要体罚学生,更不要打学生,尊重为主,鼓励为主,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学生了,现在的孩子也已经和几十年前的孩子不一样了,老师和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因为这样做起到的正面作用较小,这样做,真正起到良好效果的例子较少。当然这是现在的教育现状,千万不要和我们小时候上学时的情况相提并论啊。这一点绝对是今非昔比,希望大家重视。
其次是鼓励学生的学习,是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的结果。如果想只通过老师的鼓励就可以起到作用,这可能性是很小的。据我的了解,不想学习的学生中有大部分是家庭的原因,有一部分才是学校的原因。因此家长定要和老师认真沟通,详细说明孩子的情况,和老师达成一致的鼓励方法。家校积极配合,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批评重要,表扬更重要。 学生受到批评,才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所以对于学生做错的,哪怕是一个非常小的错误,也要提出批评。而同样的,表扬会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好感,喜爱这一科,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许多老师整天都只知道批评学生,最后学生成绩也没有多大起色,还越学越痛苦,越来越厌学。当然,家长也是一样的,不要事事打击孩子,多给予肯定的说法。有时候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就会导致孩子不学习了,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多夸他们有异于其他学生的特点,不要一直用成绩来衡量,学生也只是身份而已。
第四、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适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目标激励。在目标激励模式中,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不是目标越高远越好,也不应该千人一面,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目标激励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从理论说教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灌输,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效果越差。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刺激,越是强调,学生听不进,甚至还会产生逆反情绪。此时这种目标就不会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学生体验的是一种挫败感,也是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超限效应”。
由于问题比较笼统,我只谈了对于学生都适用的几点,但仍希望我的看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码字不易,觉得有用请点赞和关注哟,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好学!学会了给你找个妞!
上一篇:玩吃鸡游戏时,如果有人打电话给你,你是接,还是不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