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唐能夺得天下,真的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和李渊没多大关系吗?李渊是个怎样的人?
李渊,他的,都是大唐能夺得天下,真的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和李渊没多大关系吗?李渊是个怎样的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司马光: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李渊之所以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只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他被软禁了,
政治斗争失败了,自然就失去了话语权,李世民取得话语权,但是他得位不正,如果大唐创业不是他的功劳,李渊没承诺过立他为太子,他怎么给自己洗白呢?
所以,基于李世民的立场,必须美化自己,把自己写成最大的功臣。
实际上呢?大唐开国的大佬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孝恭,比如李靖这些人就是李孝恭的手下将领,这也是为什么唐朝不杀功臣,因为能称得上功臣的,就是这四个宗室子弟,怎么杀?
李渊刚造反,就开府治三军,太子左军大都督,李世民右军大都督,李元吉中军大都督,要知道,当时的李世民19岁,李元吉15岁。
六月己卯,传檄诸郡,称义兵,开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焉;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焉;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焉。
后来,太子李建成为东讨元帅,李世民就是副元帅。
《旧唐书·高祖纪》:二年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总兵七万,徇地东都。
李世民为司徒,李元吉就为司空,两人一个级别的
《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武德四年)十月己丑,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齐王元吉为司空。”
李世民为中书令,李元吉就为侍中,都是宰相,两人始终并驾齐驱
《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武德八年十一月)在癸卯,秦王世民为中书令,齐王元吉为侍中。”
直到玄武门政变前,大唐帝国最有权势的三个人。依然是太子建成、秦王世民(天策上将、中书令、司徒)、齐王元吉(并州大都督、侍中、司空)
你总不能觉得李世民是靠本事,李建成和李元吉靠的是李渊儿子的身份吧?李元吉没功劳,能始终跟李世民并驾齐驱?
李渊造反是自己想造反的,天下群雄并起,他一个门阀士族出身的世袭唐国公,想造反是很正常的事,不需要人劝。
不说打天下有多困难了,就是创业做生意,难度也非常大,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坚持不下来的,也成功不了的,可能我孤陋寡闻,没听过谁成功是别人劝出来的,更美听过哪个造反打天下是别人劝他的。
李渊是他们集团的主心骨,如果主心骨不坚定,这个团队能成功?
所以,李渊是自己想要造反的,他固然得天下比杨坚更容易,但是不可否认他是当世之豪杰,凭本事夺得天下的,之所以存在感差,是他儿子李世民刻意淡化他的存在,
很多人觉得,李世民带兵打仗是李世民带兵能力强,他是总指挥,而李元吉带兵他只是挂名的,打酱油,手下军头才是真正带兵打仗,
这是典型的双标,就像杨广带兵平陈一样,很多人认为,杨广就是打酱油的,真正打仗的是高熲和贺若弼、韩擒虎等人,
开皇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及陈平,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为什么同样是皇子为袁帅,带兵打仗,李世民就是自己本事强,杨广和李元吉就是打酱油的呢?
所以,李世民和李元吉没什么区别,都是亲王为军队主帅,能力上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如果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失败了,那他的历史形象估计跟李元吉、杨广一样,战功都是手下军头打的,而他是打酱油的。
至于说,李世民是不是真的天下都是他打下了的,只要看看李隆基就知道了。
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氏集团,把父亲唐睿宗李旦推上皇位,
这样的功劳,太子李成器自然得让贤了,如果李成器不让位,结果是什么?
如果李世民真的跟李隆基那样的功劳,李建成不让位,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李建成不懂事,不让位,估计也有大臣建议他让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渊在建立唐朝过程中运筹帷幄,起到了定盘心作用,统治期间,为恢复随末以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作用。李世民在唐朝统一过程中,歼灭群雄,功劳最大,统治期间,开拓疆土、招贤纳士、轻徭役、薄赋税、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为什么头条上反复就这个问题纠结,个人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头条里有些人的提问以搬弄是非、颠倒是非、挑拨离间见长,有时是明知故问。至于说唐高祖李渊的功劳历史也是肯定的,没有那本书说李渊在唐朝历史上没有发挥作用吧,这个问题首先是不存在的。其二,李渊在唐朝建立过程中,起到的是做出决策的作用,加之年龄也大,没有亲自上战场。在位时间也短,相反,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作为统帅级人物,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指挥临机应变、从容淡定,取得了六次大的战役。即位后更是励精图治、爱护功臣、体恤民情,重用人才、虚心纳谏、开拓疆土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位23年。这样讲吧,唐太宗的功劳超越了其父唐高祖。所以在评论唐高祖和唐太宗功劳时要辩证看,说太宗居功至伟,并不是否定高祖,长江后浪推前浪,儿子超越老子没有毛病。第三,唐太宗的成就历史给予了很高评价,毛主席曾经讲,自古军事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同时,李世民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如少林寺、一部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等等,虽说与正史有一定的出入,但也反映了唐太宗在老百姓中的地位,成为了明星皇帝。相反,高祖李渊在建立大唐之前是隋朝官员,五十岁之后登上帝位,深居后宫,没有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少,影响力也不及唐太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德州哪里的烧鸡最正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