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赢得战争?
战争,楚国,之战如何赢得战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赢得战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要和平,不需要战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孰有道!政治是第一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如何赢得战争,我想用咱们老古人的一句话开个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就突出表明战争对于国家的重大影响,是国家大事。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古不缺乏名将和以少胜多的战役。战争更是数不胜数。那么回到题目当中,我们如何去赢得战争呢?我想我可以用几个实战例子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第一个是战国时期,秦灭楚之战。这里我先解释一下战争,战役,战斗的概念。三者之间,战争范围最广,战役次之,战斗最小。比如说,解放战争,里面有平津战役,那么战斗呢?集结号里面连长谷子地夺取一座仓库就属于其中的一场战斗。好,我们继续上面所说的秦灭楚之战。我先把百度百科关于这场战争的资料引用上来,各位可以看一下。
在战国割据时代,秦楚之战经历了鄢郢之战、 颍河之战、 蕲城之战、 寿春之战四次重大战役。 鄢郢之战:在公元前279年的鄢郢之战中,楚国损失数十万军民,别都鄢城和国都郢城失陷,位于夷陵的楚国先王陵墓被烧毁,楚国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以北以西广大地区尽归秦国。 颍河之战: 前226年,秦王派李信和蒙恬率20万秦军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把兵力集中于颖川郡后,先后攻下平兴、寝城。但其后秦军转变进军方向,孤军深入,项燕反击,大败秦军,李信败逃。这是秦统一战争中一次重大的挫折。 蕲城之战:前225年,秦王命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两军在陈相遇,王翦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的战略。前224年,楚军多次挑战,秦军亦不与交战,项燕只好带兵东归,秦军趁楚国撤退之时迅速出击,并在蕲大败楚军,又强渡淮水,直抵楚都寿春城下。 寿春之战:前223年,秦军乘胜追击,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项燕败退至淮河以南,立昌平君为楚王,继续与秦对抗,最后战败,昌平君战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秦在楚地设九江郡。
从公元前279年一直打到前223年,秦国才彻底击败楚国,中间甚至还曾有过秦军大败的战役。但秦国最终还是灭了楚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这是为何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国国力雄厚,楚国无力挽回颓势。自秦商鞅变法以来,历代国君韬光养晦,谋求发展。平定巴蜀,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最终在始皇帝嬴政一代,实现了可以统一的国力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蕲城之战,前225年,这场楚国命运的战役如何开打?老将王翦步步为营,屯兵练武,并不急于寻求与楚军决战。那么秦军不会着急吗?
答案是着急,但更焦急的是楚军。楚国国力本就衰微,还要供应数十万大军粮草,年轻劳动力都投入这场深不见底的国家机器中去,如此一拖,田地荒芜,国库亏空,人心也就散了。所以只能尽早寻求决战,可惜王翦早已看破,并在一年后彻底击败楚军主力。类似的其实还有秦与赵长平之战,赵军主帅赵括难道真的是会纸上谈兵吗?其实不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聊聊赵军为何主动出击的真正原因。
所以想要赢得战争,最重要的是国力强大,这也是物质基础。以少击多,最终取得灭国之战胜利的很少,但强胜弱数不胜数。当然以少胜多也是存在的,这个就要靠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协同作用。下面举一例,淝水之战,则是经典的以少胜多之战。
同样摘自百科,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
这场决定性战役,八万东晋军VS八十余万前秦军,结果前秦统帅麾下八十万大军尽数被歼灭。为何?一无天时,二无地利,三无人和。之后会好好更新。
总之,赢得战争,不是我们简单在战场上所看到的那些厮杀场面而已,更重要的是背后的那些因素,如国力强弱,如是否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要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此这般,也就知道如何赢得战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争取胜重在谋略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以说,要赢得战争,最有效的办法是用谋略,这也是战争发展的历史必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