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藩镇,唐朝,宦官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起唐朝,我们想到的是辽阔的疆域,开明的文化,雄厚的国力。但是就是这个在中华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王朝在公元709年被朱温所灭,唐朝正式灭亡,华夏大地再次陷入了纷争。
后人惋惜唐朝灭亡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唐朝灭亡的原因,经过总结,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 农民起义
一般王朝的灭亡都归因于农民起义,但是唐朝末年的数字农民起义都被镇压了,即使影响最大的把皇帝再次赶出京城的黄巢起义也被镇压,所以说大唐亡于农民起义也是不准确的
二 宦官干政
虽然肃宗时期的李辅国;代宗时期程元振,以及唐僖宗时期的田令孜都是权倾朝野的宦官,但是这些宦官也就尽力于敛财夺权。而且这些宦官都是皇帝扶持起来对付藩镇及朝臣的。
三 党派之争
这个主要存在于唐朝后期,牛僧孺与李德裕的党派之争虽然搞得朝廷乌烟瘴气,但是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可控范围之内。
而且,如果我们更细致的考虑发现这几个原因都是藩镇割据这个最大的祸患造成的。农民起义的爆发也好,宦官干政以及党政也好,都是因为这个从唐朝初期就困扰着每代皇帝的藩镇割据。
一部唐朝史就是一部藩镇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朝的建立者也是隋末的藩镇。由于唐朝初期的几位皇帝,太宗高宗,哪怕是武后时期,唐朝都是一直在扩张领土,往北征服了突厥,西面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东北的高句丽更是被两代皇帝打了下来。所以到了玄宗时期,唐朝的疆域是十分辽阔。
虽然开疆辟土是每个皇帝的愿望,但是太大了也是不利于安稳统治的。因为以前交通不便,有什么紧急情况等汇报朝廷后在做决断,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在玄宗时期经常因为贻误战机而打败仗。后来经过玄宗的深思熟虑,决定在一些偏远地区设立节度使一职,主管当地的军事行政人事大权,在战时拥有自主军事权,并且按时到长安汇报工作,按理说这个制度是好的,更有利于维护唐王朝在偏远地区的通知。而且按照唐王朝的繁荣统治,加上儒家思想的钳制,根本没有哪个作死的节度使起来造反。
但是众多节度使中就出了个安禄山这个不怕死的主,公元755年拥兵20万且集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山起兵反唐,这场战争不但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文明的转折点。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写出了这场战争对唐王朝的影响,由于玄宗初期的战略失误,使得叛军一直打到长安,玄宗被迫逃亡川蜀。虽然后期靠着郭子仪渐渐收复失地,但是唐军一直没有彻底剿灭叛军。最终叛军将领选择投降,虽然是投降,但只是名义上听从唐王朝的调遣,最终北方的安史余党仍然盘踞河东三镇,以及经过安史之乱发家的军阀盘踞在淮河流域,从此唐朝进入了藩镇割据的时代。
其实安史之乱的祸害不只是攻占土地,而是让天下人特别是武将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只要我有兵,有钱,我就是大爷,就可以不听皇帝的,后期五代十国的乱局也是因为这种思想。
当然这种思想也让皇帝对武将的任命有所顾忌,因为收拾这些藩镇肯定要靠武力镇压,但是皇帝也害怕出现新的安史之乱啊,所以唐朝每次快要平定某个藩镇时,皇帝就会派宦官或者文官多次掣肘这个武将,所以这种皇帝极不信任武将的情况也使得唐军的战斗力根本不行。
最终黄巢起义的降将朱温独揽大权后,成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军阀,推翻唐朝,建立后梁,从此中华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年代。
所以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真正使唐朝灭亡的是藩镇割据。以上乃我本人臆测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各位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能够永生不灭,历史都是在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大唐帝国,虽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但也走不出由强到弱,由弱到衰,由衰到亡的怪论。
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唐朝、明朝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重灾区,尤其是唐朝,宦官专权的程度达到顶峰,像明朝虽然出现了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但这些宦官只是狐假虎威,皇帝牢牢地控制着大权,哪怕皇帝二十多年都不上朝,国家都没有出现大乱。
唐朝初期,李世民对宦官权力的限制还是很严厉的,只是到了唐玄宗后期,宦官的权力才逐渐扩大。
到了唐肃宗时,宦官就开始执掌禁军,有了军权皇帝的生杀大权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想立谁做皇帝就立谁,他们把持着朝政,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为了保卫边境的安全,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许多节度使,来对边境、边民进行有效的管控,“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保卫中央政权,便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相当于各地的军阀,他们不仅掌握了地方的行政大权和兵权,还垄断了地方的税收,成为了小政权。
而且这些藩镇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为了做大做强,,不断地进行领土扩张,战争时有发生,这些藩镇对中央的命令置若罔闻,许多藩镇实质上成了土皇帝。
朱温原是农民起义军的小首领,和归顺唐朝,又剿灭起义军,封为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通过扩张兼并,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势力。
藩镇割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也成为了唐朝灭亡的最大推手。
唐朝中后期还出现了朋党之争,主要是朝廷内部官员争权夺利的斗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唐朝后期皇帝昏庸无能,朋党之争,宦官擅政,藩镇作乱,农民起义等诸多因素将唐朝推向了风雨飘摇、广厦将倾的悬崖边,最终在天佑四年,被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朱温篡位,唐朝290多年的历史就此终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藩镇长期割据,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使皇帝大权旁落,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朋党之争,瓦解了统治集团的力量,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上一篇:古代如何剖腹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