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吐蕃,松赞干布,唐朝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佛教在西藏的前弘期走上层路线)
分裂的吐蕃帝国已无力维持国家统一,沙洲张议潮趁机发动河西起义,使得河西走廊四千里故土重又归唐。这次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当时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低温极端的气候摧毁了吐蕃人的农作物,青稞、小麦、荞麦大量绝收,牦牛、马、驼、羊也大面积死亡,各地一片萧条,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手工业也因为缺少了主顾也变得冷清起来。
高原上消失了以往的勃勃生机,在气候这个看不见得调控之手的操纵下,高原上陷入了一片死寂,贫困像是瘟疫一样在高原上蔓延。朗达玛在公元838年做了赞普,他面临的局势很复杂。松赞干布时佛教传入高原,此后在历代赞普的支持下,佛教在高原上发展的非常快。佛教是不事生产的,而且塑造在赤祖赞普时,还出台了“七户养僧”的制度,并大量任用僧人为官。
地方贵族通过各种占卜、游行示威等政治方式向国王表达不满,却丝毫没有得到赞普的回应。崇敬佛教耗费了吐蕃帝国的国力,吐蕃帝国的分裂已成定局。在朗达玛执政时期,吐蕃帝国终于迎来了一次针对佛教的大清洗,史称“朗达玛灭佛”事件,与中国内地的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几乎同时,其起因都差不多一样。不过,从结果来看,朗达玛灭佛事件的影响显然要比武宗灭佛要大的多,因为此后100多年间,佛教在西藏高原几乎销声匿迹。
(朗达玛灭佛:佛经上说朗达玛是牛魔王转世)
朗达玛灭佛在贵族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分裂,他本人也被一个僧人刺杀身亡。他去世后,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吐蕃政权再也没有能力维持统一了,他的两个遗腹子争夺赞普君位,打了十几年,最终形成四个王系,都宣称是松赞干布的后裔,具有赞普的继承权。一时间,西藏高原上兴起了十几个小政权,彼此相互攻击,无有止日。
可是,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差,人们变得越来越穷困,在这样一个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风云激荡变化时期,人们迫切希望统一和安定,痛恨苛捐杂税和繁重差役,渴求休养生息及和平政局。各个政治集团也为了自己的利益极力设法安定民心,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扩大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
贫困的生活,使得统治者不得不选择寻求与佛教的合作,借用宗教来麻痹人们,在朗达玛灭佛百余年后,佛教又一次迎来了兴盛期。这一次,佛教已经改变了之前的上层路线,转而走向了普通民众,因而得以在青藏高原上落地生根。由于传承不同,先后形成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随着这些教派的形成和发展,佛法再度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和民众的心理依靠,藏族社会也随之暂趋于相对稳定和安宁。
(吐蕃帝国逐渐恢复宁静)
在藏族地区封建割据的局面经历了843~907年的晚唐,907~960年的五代十国,960~1127年的北宋(其间包括907~1125年的契丹及辽,1038~1227年的西夏),1127~1279年的南宋(包括1115~1234年的金,1131~1211年的西辽)。由于这一时期,华夏大地分裂为几大政权,交相攻击,关于吐蕃地区的记载阙如。从866年论恐热被杀后,就再没有吐蕃本土情况的详细记录了。
最终,吐蕃境内平民和奴隶起义彻底荡平了吐蕃王朝,吐蕃王朝原先在本土的钵阐布、九大论尚等官职和五茹部、61个千户等区划建制,均被起义军清除,而在奴隶起义的首领中,也没有出现能统一全境的领袖。因此,在起义的高潮过后,便形成了千百家各为聚落的星罗棋布的局势。以王室为代表的贵族遭受奴隶、平民起义军毁灭性的打击后,残余者四处逃窜,并建立起许多政权。
在蒙古为征服南宋进行的战略大迂回的作战中,在1241年时,阔端在吐蕃的东北面,已经占领了凤翔路、临洮路;在其东面已经占领了利州西路、利州东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对吐蕃形成包围之势。吐蕃的北面,早在成吉思汗降畏兀儿、灭西夏时,已经直接交界了。除东南角上有个大理政权尚存外,可以说吐蕃是时已经处于蒙古大军的战略合围之中,蒙古统一吐蕃势在必行。
(蒙古人对西藏有更好的办法)
阔端在进攻西藏的过程中,攻杀了试图抵抗蒙古大军的武装僧人集团,杀了数百名僧人,在西藏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随后阔端在了解佛教在藏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后,以一纸书信招来佛教萨迦派的活佛来到凉州会盟。以此为标志,西藏整体归顺蒙古,终结了西藏地区自朗达玛被刺杀之后长达400多年的混乱纷争的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恐怕很多人对于吐蕃的印象都和曾经的我一样。中学时期因为课本中有文成公主进藏和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懵懂的认为吐蕃和唐朝是睦邻友好的邻国。
后来读了这段历史才知道原来文成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儿, 二人的感情也没有那么美好,和亲更不是表达了两国的友好而是为了避免战争牺牲了文成公主一生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吐蕃和大唐的关系充满了战争。
一般认为吐蕃建国于公元618年松赞干布统治时期,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渊称帝建立大唐。
从两个政权诞生之初到消亡,双方在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区始终充斥着战争,虽然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权,但是在和吐蕃的战争中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大为衰落,吐蕃占领了大量唐朝领土更是一度长驱直入占领唐朝首都长安。
那么如此强大的吐蕃政权又是如何消亡的呢?
简单来说吐蕃的灭亡是内乱削弱国力,奴隶起义摧毁政权。
吐蕃从立国之初就不断发动对外战争,除了上百年的唐与吐蕃之战,吐蕃还曾南下攻打天竺,曾兵至恒河流域。
随着不断的用兵吐蕃的国力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一些将领通过战争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成为了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使得吐蕃的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趋激化,为吐蕃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另外由于佛教的盛行僧人和贵族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并演变成了”朗达玛灭佛运动“,最终朗达玛遭遇僧人刺杀而亡,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位,直接导致了吐蕃王室分裂,一些本就拥兵自重的将领也趁机纷纷自立,吐蕃一时间陷入了大规模的内乱。
公元869年吐蕃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直接导致了吐蕃政权的土崩瓦解。
上一篇:柳州这个男子好"执着" 两次在同一地点盗同一辆车,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