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吐蕃,松赞干布,唐朝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中原的官僚政治,高原搞不了;草原的可汗政治,高原也搞不了。因为无论是官僚政治还是可汗政治,都得玩成本最高的战争游戏。而且,无论是中原还是草原,两相较量你死我活,内部较量更是有你没我,内战往往比外战更残酷。所以,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去运行,不用建立帝国或国家,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所以,吐蕃帝国首先是仰赖松赞干布家族几代人的天才基因,还得赶上各种机缘巧合,就是其他部落头领的智商和野心全不够,然后才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帝国。但是,帝国要生存下去,就需要资源。指望收税,肯定没戏,这个手段只能中原帝国玩,连草原帝国也不能玩。草原帝国玩什么?玩抢劫,就是去中原抢劫。
所以,维持高原帝国的第一个手段自然是抢劫,吐蕃帝国必然向东北方向的安多藏区渗透力量,势要把手伸进河西走廊和西域吸血,因为这里才有资源。
但是,草原可以一边放牧一边抢劫,甚至赶上水草丰美之时,不抢劫也能活。但是,高原帝国的环境太糟糕,要维持帝国光靠抢劫还不够。于是,松赞干布就开始使用宗教手段,用佛教信仰控制高原上的各个部落。同时,僧人起码都能识字,所以僧人官僚就成了雪域高原的特殊统治手段。
一边搞抢劫、一边搞宗教,当然抢劫抢不动了就跟大唐搞和亲,目的都是要把这个来之不易的帝国维持下去。
02.老虎都不怕的吐蕃帝国却被老鼠给弄死了
吐蕃想抢劫,也得看对手。他肯定有一种生不逢时的痛苦。要是赶上五胡乱华时期,吐蕃还能靠自己的体量去河西走廊上称雄一番。但是,吐蕃偏偏赶上了大唐,别说你想到河西和西域来抢劫,就是到安多藏区和青海道放马都不行。
然后,吐蕃跟大唐就在安多藏区这个高原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死命干,可以说终唐一世、终吐蕃一生,这俩帝国就没消停过。即便大唐干不过了,大唐的那些藩属国也会跟吐蕃干。凭吐蕃的实力肯定是干不过大唐的,大唐的后劲太猛。但是,吐蕃帝国是非常的坚定执着,干不过也要干,因为吐蕃要生存,就得打出安多藏区去抢劫。
机会来自于安史之乱,大唐在西域和河西的军队全都调回去平叛了。于是,吐蕃有了可乘之机,不仅打通安多藏区与河西走廊,而且一路向西,在西域还搞定了一些城邦。到这个时候,吐蕃的日子总算好过了,吐蕃赞普说话也算有了底气。
大唐是不行了,但是回纥却崛起了。因为大唐要平叛,就得借力回纥骑兵。回纥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因为大唐给钱。于是,大唐的中央财政供给回纥骑兵,帮着自己续命;而回纥帝国则靠着大唐的中央财政发了大财,自己逐渐壮大。而后,回纥的势力就拓展到了河西走廊,开始接触吐蕃这个草原帝国。
吐蕃,以前跟大唐打,现在就得跟回纥打了。然后,双方再是死命地磕,吐蕃就是要出来抢劫,回纥就是死活不允许。其实,吐蕃也磕不过回纥,各种偶然因素谁也预料不到、也就无法提前预测,但是固定不变的已知条件却可以推理。回纥既有草原骑兵又有大唐财富,还能取道西域压榨一番,这种实力在当时是碾压一切存在的。但是,吐蕃呢?毕竟人少地薄,真心干不过。
但是,回纥人有钱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不仅统治阶层堕落了,而且开始胡闹了,在草原上给自己修城池。于是,从草原北部来的一伙黠嘎斯人,把回鹘帝国给干掉了。黠嘎斯人来自叶尼塞河上游,拥众数十万、胜兵八万,实力不强也不弱。但是,干掉一个堕落的回鹘帝国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吐蕃的运气是真得好,跟大唐干,大唐赶上了安史之乱;跟回鹘干,回鹘赶上了黠嘎斯人灭国。回鹘或回纥被搞定了,吐蕃就应该翻身做主人了。谁也不能阻止他们掌控河西走廊、入主西域了。
回鹘帝国被打散后,其主要族众就四处奔逃,西域、青海、甘肃哪里都有。而偏偏有一支甘州回鹘就跑到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这里不走了,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张掖。这伙人不仅卡死了河西走廊,而且也卡死了河西走廊与青藏高原的通道。
吐蕃当然可以继续打,在大唐和回鹘面前都没怂过,面对一个甘州回鹘能怂吗?但是,你吐蕃是要玩命,甘州回鹘就更是玩命,因为从这里被打跑了就没国没家了。所以,两伙玩命的人就在这里较量了起来。富不过三代,你吐蕃已经赶上了安史之乱和回鹘灭国两波红利了,到这时候,也得走走霉运了。于是,吐蕃赞普被刺身亡,然后也就彻底无法再考虑入主河西的问题了,甚至连帝国也保不下去了。因为雪域高原要维持帝国统治,就必须要有外部资源注入,而只要甘州回鹘控死青海道,外部资源就别想注入,所以帝国只能崩溃。
03.没有外力的吐蕃帝国就只能一去不返了
高原因为物质贫乏,只能采取最节约成本的统治方式。而宗教是最节约成本的手段。不仅吐蕃帝国采取宗教手段控制贵族,高原的部落贵族们也采取宗教手段控制部众。
但是,吐蕃帝国与部落贵族,玩得肯定不是一种宗教。吐蕃帝国玩佛教的大一统,就是用统一的信仰来控制统一的高原。但是部落贵族肯定不这么玩,他们不关心帝国死活、只关心部落凝聚。所以,部落的宗教就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苯教,也就是萨满教的形式。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神、自己的图腾、自己的宗教仪式,目的当然是为了凝聚部落而拒绝帝国统一。
所以,自吐蕃帝国之后,青藏高原就真得无法自发形成统一的帝国了。因为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机缘巧合的好运气,所以高原就始终维持一种分裂的状态。
体系的总是向着成本低的方向发展,而最低的成本当然是统一的帝国模式。不仅会有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秩序,关键是不需要在帝国内部养那么多军队。战国之时,七大战国就得养七支高效动员的军队。而大秦一统,完全就没这个必要了,天下百姓只需要养一支低强度动员的军队就可以了。中原是如此,草原也是如此,高原也应当是如此。这就是体系演化的内部动力。
但是,高原物质贫乏,使其无法去构建一个统一的帝国。松赞干布的吐蕃帝国,已经算是奇迹了。但奇迹一次就行了,不可能隔三差五就奇迹一番,所以吐蕃帝国也就一去不复返了。直到大元以后,外部势力开始插手到青藏高原,或是政治资源的注入、或是经济资源的注入,青藏高原才能完成一种局部的统一、完成体系的演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自从统一的吐蕃帝国最后一任赞普(吐蕃帝国国王的称号)因为宗教纷争被杀,其两个遗腹子争立,吐蕃帝国开始分裂此后群雄蜂起,山头林立,相互纷争而不能统属。由于长期攻伐不已,战乱不断,再加天灾人祸而导致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爆发了席卷青藏高原的大规模平民暴动。随着暴动战乱逐渐得到平息,各派势力最终割据一方,形成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上一篇:柳州这个男子好"执着" 两次在同一地点盗同一辆车,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