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二数学成绩下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孩子,数学,成绩初二数学成绩下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内容看,期中考试后内容难度加大了,这里主要是分式与分式方程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分式方程重点在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知识若是考试时一道题没列对方程,整道题就没分。而这样的应用问题,一般都在10分左右。如果这部分内容理解不好,最容易丢分。列方程解应用题,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估计您的孩子可能就在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今天,我又把初二数学下册翻了出来,看了看主要内容,又想起在2012年暑假,我参加山东省数学教师远程培训的一篇作业:用列表法列方程解应用题。那年五篇作业,我四篇被推荐,这篇是其中之一,那年还被评为优秀学员。推荐的管老师为这个作业写的推荐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往往一个题目读几遍,还找不到相等关系,本文透过两道应用题的分析,小中见大,很值得学习。下面就把我的这个作业给您和孩子看看,有的地方我做了略微的改动。
用列表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往往一个题目读几遍,还找不到相等关系,从而无法准确列出方程,教师对应用题的教学也显得比较无奈,明明自认为讲得很清楚的东西,学生却一脸茫然,效果较差。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学会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用题中含有哪些基本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与末知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哪些相等关系,哪些相等关系可用来列方程。只要把应用题中的上述数量关系分析清楚了,整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此,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会并掌握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怎样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基本方法呢?我在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常用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用表格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直观性,使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它能清晰地反映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直观地显示出题意,使我们迅速理清题中的相等关系。 比较常见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等,用列表法解题就比较简单明了。
例1:船在静水中速度是24千米/时,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该船在甲、乙两地间行驶一个来回共用了6小时,求从甲到乙顺流航行和从乙到甲逆流航行各用了多少时间?甲乙两地距离是多少?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
三个量为:路程、速度、时间;
两种情形是顺流、逆流;
体现相等关系的一句话是:顺流和逆流路程相等;
顺流和逆流共用时6小时。
设甲到乙顺流航行用时X小时,则乙到甲逆流航行用时(6-X)小时。
根据题意得出下表:
根据:顺流路程 = 逆流路程,可得 26X= 22(6-X)可求得:X=11/4,6-X =13/4再代回即可求得所求距离。具体分析填表过程,由学生讨论完成。
这道题如果根据路程相等,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就可列出分式方程(6-x)/x=26/22,结果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用列表法,可以比较清楚地地看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使得列出的方程更为简捷,明了。
例2:一件工程,甲、乙、丙单独各需10天,12天,15天才能完成,现在计划开工7天完成,乙、丙先合做3天后,乙队有事离开了,由甲队代替,在各队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能否按计划完成此工程?分析:此题是工程问题。三个量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两种情形是:乙丙合作、甲丙合作;体现相等关系的一句话是:工作量是1(隐性条件)。设甲丙合作X天完成工程,再根据题意可列表如下:
根据乙丙合作、甲丙合作的整个工作量是1,
列出等量关系:3(1/12+1/15)+(1/10+1/15)X=1
解出:X=33/10 X=3.3
因为X\u003c 4所以可以按时完成工程。
总结:一般情况下,应用题都会有“三二一”项内容:
1.“三”是三个量:比如路程问题的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的工作量、工效、工时;销售问题的总价、单价、数量等;
2.“二”是二种情形:比如路程问题的甲车、乙车;工程问题的生产大齿轮、小齿轮等;3.“一”是一句话:体现相等关系的一句话。
三个量中有一个是已知量,列表时直接写出来,另一个是未知量,列表时可以设出来,第三个则是关系量,可以利用与已知量、未知量的固定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把三个量和两种情形列成一个表,再将表示相等关系的那句话,改写成文字等式的形式,把表中的关系量套进去则可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验证作答。
学生学会了列表法解应用题后,排除了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通过列表,一目了然。让学生先体会到填表的容易,再逐步过渡到自己学会列表、填表,通过表中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让学生有了一个体验的过程,又学会了一种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对帮助学生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孩子能有帮助。
祝您孩子在初三学习顺利,健康成长。中考取得理想的好成绩,考进理想的高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中数学到了初二是一个爬坡阶段。难度和广度加大了。特别是几何和函数。几何要求有创造性的思维,主要是顿悟。函数又要求细心和空间思维。孩子的成绩下滑是非常正常的。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孩子在初二都会成绩出现下滑。只有极少数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战胜这种困难,在成绩上感觉不出来。
孩子初二数学严重下滑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事情很正常,但是也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和学生没有重视。常言到没吃过猪肉,但是见过猪跑。孩子上初中了,多多少少应该听说过初二是一个难关,很多孩子会从这个地方产生分化。知道这个信息,却没有为它做好准备,打好提前量。原因可能也有一些,比如说孩子在初一学的比较好,以为初二能够安全度过。或者在初一的时候已经焦头烂额了,没有精力和时间为初二做准备。二、是孩子在早期教育,在幼儿教育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没有打好基础,开发好智力。所以在小学阶段基本上显示不出来,但是到了初二的时候,特别是出现了几何和函数,这种缺陷就表现的特别明显。这就好比一个人天生比较丑一样,在小时候或上学的时候,虽然有点不太好,但是也无伤大雅。等到找对象找工作的时候,颜值就成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了。这时候就发现它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