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圣人"?是他读书比其他人都多吗?
孔子,圣人,自己的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圣人"?是他读书比其他人都多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统一的帝制国家之前,史学界将这段时期称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古典时代。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是先秦众多学派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儒家思想的全部都记载在儒家的“六经”之中。儒家思想的诞生并不是在那个时代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的传承和发扬,是综合了自上古至周的政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所产生的思想。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来历是这样说的:“父子相传,以持王公,三代虽亡,治法犹存。”这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与积累到了特定的时代的一种深化与升华。又如《诗经.鲁颂》:“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周朝未建立之前,周王室的先祖古公亶父率领族人来到岐山脚下,他仿效商王朝的政治体制设么“五官有司”,负责管理国家务,率领周人学习、吸收商王朝的先进文化。可见自古以来,一个地域的文明文化是具有传承这一特性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人应对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相传的文化。
了解知识的传承问题,首先了解知识的原始积累问题。通过考古发现,我们得知上古知识的产生离不开那个时代一个特殊的职业——巫祝。上古部族社会是人与人团结共同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模式,一个社会组织也有相应的社会分工,除了有部族首领、酋长,也有当时社会专门司敬拜天地鬼神和保存知识的人及机构,这种人及机构就是上古部族时代的巫。在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甲骨文,经考证,其中大量的内容是关于国家决策相关的卜问内容。从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那时的人一是几乎无事不卜;二是无事不有巫祝参与问卜记录。《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在文明的古典时代,巫者虽是蒙昧神权的司职者,但也是上古人类文明的积累者。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这种知识的积累和传承由于人们的司职的不同也渐渐出现了分支,到了先秦时期,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源于宗教的玄学;另一类则是从周朝各个专门的官职中长期积累形成社会政治学。先秦时期,人们积累的知识以“家”、“学派”的形态出现,玄学部份发展为阴阳、五行等带有宗教印记的学说;政治社会学方面,农家、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这些从官职中积累脱颖而出的学术以家、派的形态趋向于专业和精致。
从知识的自古积累和传承,到先秦时期知识因职业分工而呈现出家派,那么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先秦时期的知识积累发展跟宗教有关,学习知识的地方自然离不开宗庙社稷。古代学习的地方叫“雍”,是王宫庙堂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古代学习场所的记载是这样的:《礼记.保傳篇》:“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大学,承师而问道。”《礼记.王制》“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可见,不管是王的族人还是诸候的族人,设置受教育的地方都是庙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有专门司职教育的人,就是师氏和保氏。师氏、保氏是负责教授国子的,国子,并非所有在封国内的人的子弟,而是诸候们这个族群的子弟,他们是跟诸候、贵族是有宗族血缘关系的,族人即国人,族子即国子。而贱民、奴隶则属于野人的阶层范围,是异族,是被本国人征服的战俘的后代。知识是古代宗教、宗庙最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传授本族人,而不授异族人。古代关于知识的传授并不是像今天这样,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
了解上述关于知识的形成、来源和当时社会教育学习的概况之后,再来看孔子的出身,想必多数人都弄清楚孔子为什么能读大量的书籍和成为圣人的先决条件了。
孔子其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商王室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商王宗室微子启于宋。到了孔子这一代,虽然不再像祖辈那般显贵了,可毕竟是贵族身份的后代,是士、是国人。周代社会阶层是有着森严的等级界限的,士农工商,士是社会地位最高的阶层。士不光是士兵,同时又是政治上任事未有爵的人的称谓,士与卿大夫的等级几乎是对等的,同时士这个阶层是个只有上升没有下降的阶层。《管子》说:“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可见当时社会等级的森严和阶级的鸿沟不可跨越。由于孔子的贵族身份,按照当时社会的礼法,也可以解释孔子为什么能周游列国、面见各封国君主和到处收弟子讲学的历史现象了,如果孔子是野人身份,孔子恐怕连接触书籍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孔子为什么成为圣人?除了有机会读书的先天条件,后天条件就是孔子在传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创造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儒家思想体系,并且成为后来两千年来的主流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之一。
儒家学说的创立是对前人知识经验的传承,对孔子所处的时代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的向往。“六经”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孔子在《春秋》中把上古时代二百四十年分为三世:第一为乱世;第二为升平;第三为大平。孔子在《礼记》中描述了三世,分别是大同、小康、乱世,他认为大同是最古的时代也是最美好的时代,其次就是小康时代,最差就是乱世。上古时代的大同之世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走向西周时期的小康之世,到了孔子所在的东周时期已经成为了乱世。孔子的理想世界自然是那个大同之世,孔子作《春秋》是对上古时代前人所载的知识经验的整理,又是对历史的发展思考和总结,思考为什么世道会乱和如何挽救已经走进乱世数百的东周时代。孔子的儒家思想与先秦诸家一样,都在思考这个时代的大问题。先秦诸家如道、儒、墨、法各家的产生,离不开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先秦诸子立学初衷是一样的,使世道之乱得有效治理。先秦诸子之所以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各家的观点不一,儒家认为世道乱是人心不思德的结果,以而那个时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以至发展到后来的百家争鸣,所争的就是如何挽救那时的世道的问题。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后人们中心的圣人,自然跟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于改良社会、改变人与人之相间的相处方式的儒家观点有关。儒家思想倡导的是和而不同理念,对社会风气的改良大有益处。在个人理智方面提出中庸;在个人情感与理智上倡导礼乐;在待人之道上提出絜矩;性善之说和利义之辩,等等如义利关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看到的相近的人性中,就包括求利的欲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把趋利避害视为每个人都具有的情感,是符合实际的,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强调人的利欲追求要“以其道得之”,个人利益的追求要采取正当手段,反对见利忘义,倡导通过正当合理的手段个人的努力获取收益,反对不劳而获。倡导“欲而不贪“原则,反对贪得无厌。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要兼顾他人利益,反对损人利己,趋利避害此乃人之本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把对自己不利的事加诸别人,损害别人的利益。对损人利己的行为。
上一篇:女孩子单独出游,危险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