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说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还是万物的规律?
老子,万物,规律老子说的“道”是什么,是宇宙的本原,还是万物的规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子既不懂本源的探寻方法,也不知规律的探索方式,只能将他见到的,却又解释不清楚的东西用了一个“道”字来代替。
正如现在有很多事情连科学都解释不淸楚,于是人们统统归结为“复杂性科学”一样,“道”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玄。
(未完待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其实就是一个自然规律,当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时候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比如一年四季,春天生发,种地,夏天生长,秋天收割,冬天收藏。冬天不可能下雨。夏天不可能下雪。顺应天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是道穷尽不了宇宙的本源,佛家的空才是宇宙的本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法自然(世间万物自由的生长,没有外来的袭扰。)个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说的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同时也是万物的规律,二者是辨证的统一。 老孑在道德经首章就明确了宇宙万物的总规律是"有无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共有三个玄字:其中玄1指阴阳所成的太极☯️;玄2说明太极是旋转的,不是静止不动的;玄3表示太极不仅是运转的而且是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宇宙万物是客观存在,无始无终,是由阴阳二气相克相生即对立统一,无限循环的。道德经全文即是对该规律做全面的、系统的、重点的加以分解。讲解抽象的规律离不开具体的事例即形而下的东西。重点一、讲了自然之道的原理及来源是道法自然;重点二:讲了人文之道即人类文明应当努力的范例与方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问题,老子将其统称为德。可见,老孑所说的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同时也是万物共同遵循的规律!如果对这里的三个玄字不理解,就无法打开"众妙之门",就有可能把道德经错解成道经,而乎视了人文之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进化者如是说
序说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篇开宗明义告诉人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大道了。同样,道也是不可命名的,可以命名的就不是能涵盖一切的名称了。
关于这一点历代解老者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我是一个浅显的人,只能在这里谈谈我对此的浅显的理解。
语言学上有这样一对概念:“内涵”和“外延”。内涵表示的是事物的内在意义,外延表现的是事物名称所包括的范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随着内涵的增多,名词的外延就会缩小。比如“白菜”和“蔬菜”这两个概念。白菜是蔬菜的一种,其外延没有“蔬菜”的大。但其内涵却比“蔬菜”的多。如果“蔬菜”的外延扩大至“食物”,那么食物的外延当然比蔬菜大,但是“蔬菜”的内涵和“食物”相比就多了。而其外延则相对小了。人类想要寻求一个涵盖一切的常久不变的根本大道,这个道的外延便是几乎无限大的,所以其内涵也必接近于无。也就是说,如果可以用一个概念来形容道,那么这个道便因为有了内涵从而外延缩小便不再是涵盖一切的大道了。也就是说如果道是一切,那么你就不能说它是天,你就不能说它是马。由于语言的这一局限,道是无法用言语来说明的。所有试图对道的描述都是不可能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但是道是可以把握和感受的。可以从道所衍生的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中来体会。所以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受这样一个规律的制约,我在这里想要说明的问题同样只能是大道的一部分。如果因此而使人们误解老子的道的本义,这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虽然老子说道是“微妙玄通”“玄之又玄”。当你修正自已的行为以接近道的时候,你自然会感受到道的存在“甚真”“有信”,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进化程度低的生命是无法理解进化程度高的生命眼中的世界的。正如庄子说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这种现象在人类中仍然存在。但我并不是说作为同一属同一种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生物学意义上进化程度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象镜子与镜子之间的差异一样,同样是镜子,其本身是没有差异的。差别就在于蒙在镜子上的灰尘。灰尘越多,镜子对世界的映象就越模糊,要想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清晰的映象,必须使镜子上不沾染灰尘。人也一样,人受到七情六欲、财色名利的干扰,就无法对自己和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神秀和尚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人类中的曲士就是那些被利欲薰了心的人。若不去除心灵上的灰尘是无法体会道的高深与奥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