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运笔技巧有哪些?
中锋,起笔,笔画书法运笔技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法运笔技巧有哪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些天,我发的视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笔法万种,亦由三生,今天让他回到三》中,就已经指出,任何一个笔画,都由起笔、行笔、收笔三部分组成。
毛笔的笔法技巧,千家百论,令人莫衷一是,有人竟说,毛笔技法,成千上万,千变万化,如果这个技法没有定论,那科技真是白发展了。小哥愚者千虑,终悟一得,且给大家说来听听。
毛笔技法只有一种,那就是以物论物,盯住毫毛,发挥毫毛天然的特性。毛笔核心区就是在毫毛区的操控这一段,何必东扯葫芦西扯瓢,顾左右而言其它,大谈毫毛以下的笔画样式、纸,毫毛以上的笔杆、指法、腕法、肘臂肩诸法,并统统冠名“笔法”呢?这样会令人误入歧途、望而怯步。
进一步说,毛笔技法有两种,一是铺毫,一是拢毫。起笔的任务是铺毫,收笔的任务是拢毫,掐头去尾中间是行笔,行笔的任务是衔接,行笔的技巧无它,就是中锋逆势行笔。剩下的这两种技法,经过抽丝剥茧、扒光衣服,毫不保留的说,就是卧笔铺毫、勒笔拢毫。如果看官认为小哥乱讲,可以不信,但是1300多年前,李世民、虞世南就已经说了:“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
至于卧笔铺毫、勒笔拢毫,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后面有机会再给大家讲出所以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运笔技巧有多方面,看字体不同,大小不同,还看所执之笔的特性大小与所书内容的不同,运笔亦有不同,当然还看个人功底如何。一般楷书和行书多用中锋,隶书多用侧锋。小字意逆实切运笔,大字逆笔回锋,运笔必须到位,才显得圆润庄重饱满,草书中锋与侧锋灵活应用,方显气势之变化,魏碑多用切笔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搜罗了一些资料,不能算作我答的,一起学习参考而已。不过个人觉得,书法还是要靠勤练苦练,练多了就越来越好了,所谓的笔法口诀,只能供参考。
有八种运笔方法,是书法爱好者常了解掌握的,分别为:
第一种,中锋运笔法。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说的九势中锋运笔。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第二种,侧锋运笔法。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第三种,露锋起收法。一是露锋起笔。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故友“侧锋取妍”之说,王羲之的“一塌直下”即指此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二是露锋收笔。露锋收笔亦出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而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有平出、上出、下出之分,竖有悬针、左出、右出之别,其他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所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第四种,藏锋起收法。笔锋接触纸面的瞬间称为起笔、落笔或下笔;当完成了某个点画,笔锋离开纸面时称为收笔。藏锋起收分为:一是藏锋起笔。藏锋起笔是下笔时笔锋痕迹被覆盖在笔画中,不露锋芒的起笔方法。因为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故又称逆锋起笔或“逆入”。藏锋起笔又有方圆之分。藏锋方笔是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藏锋圆笔是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二是藏锋收笔。藏锋收笔亦回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的收笔方法。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指此。藏锋收笔也有方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
上一篇:在职场什么样的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