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千叟宴堪称清朝的盛世荣光,可为何康乾之后再也没有皇帝举办过?
乾隆,嘉庆,也是千叟宴堪称清朝的盛世荣光,可为何康乾之后再也没有皇帝举办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千叟宴堪称清朝的盛世荣光,可为何康乾之后再也没有皇帝举办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叟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清朝的盛世荣光,但其实是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一种手段而已,要放在现代社会就是自我宣传造势的一种方式而已。之所以乾隆之后再也没有办过,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千叟宴是盛世举办的一种自我宣扬,自我表彰的一种平台手段。康熙、乾隆时期正是大清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国家繁荣,边疆拓展,一切都步入了正规,自然统治者就动心思来开展此项活动,彰显清朝统治者的爱民近民风格,也是自我陶醉自我表功。
2.乾隆时期是大清发展的分水岭,其既是大清发展的最高峰,也是大清逐步走向衰弱的开始,社会弊病缺点显露出来,尤其是嘉庆清除和珅大贪官,让人瞠目结舌,群众对当官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体会到作为统治者的暴力和黑暗。所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已互相看清看够,没必要再举办类似的活动来彰显自己的功德。
嘉庆
3.国势的迅速衰败,尤其是清朝后期鸦片战争开始,大清朝不仅要面对维护国内的统治,更要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入侵战争,本来国力困难的大清朝,国家体制已经出现问题,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哪有时间和精力标榜自我,这么做只会成人人们口中的笑柄。
4.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召集长寿的人一起吃饭,交流长生的经验,让其感受到皇帝的宠爱。但自嘉庆以来,大清皇帝从来没有再出现高寿的,所以千叟宴也就召集不起来。
以上就是我对千叟宴的一点认识,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叟宴创始于康熙皇帝,康熙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康熙60岁寿诞,隆重的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为预庆70岁寿诞,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12岁的弘历(乾隆)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第三次千叟宴是在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适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孙,也为表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千叟宴是在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四日,太上皇乾隆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千叟宴。统治阶层举办千叟宴,一是利于弘扬儒家传统道德,使社会形成“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二是提高清朝统治阶级在老百姓的威信;三是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四是彰显康乾时期的盛世景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有如此深远意义的宴会为何只举办了四次?首先皇帝要满足高寿的条件,雍正没到老年突然暴毙身亡,自乾隆之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没有一人达到古稀之龄。年纪上只有康熙和乾隆满足条件。其次国库充裕,社会当处盛世。国家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很难举办这类规模浩大的宴会。史料记载乾隆第四次千叟宴耗资白银达百余万两,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政府的财政收入是4937万两,一次宴会就要花费财政收入的2%以上,再厚实的家底按照这种方式的消费,也有败光的时候。
历史给乾隆开了一个玩笑,第四次千叟宴的结束也意味着康乾盛世宣告结束,此后的清朝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清朝的灭亡。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评论留言,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乾隆是千古一坑,直接让清朝失了根基,嘉庆掌权后,只是平白莲教起义就用了9年,紧接着就是上海起义,官场也是腐败不堪,根本就没法办理,尽管嘉庆减免赋税,但贪官太多,对于民间来说,等于是杯水车薪,再然后鸦片就来了,嘉庆也是查了很多鸦片的,可以说嘉庆也是累死的……怎么办千叟宴?然后呢,清朝就一蹶不振了,哪有心情办千叟宴?
尽管没有办千叟宴,他们的生活也是十分奢侈的,只是过年过节就消耗很多钱财,就连办葬礼也是不菲的数目,都这么多项目了,哪有钱请一些老头子来白吃白喝。
说白了,千叟宴就是请3000个有功的老臣吃饭,乾隆之后哪还有那么多有功的老臣?
1、人数不好凑。2、花那么多钱没必要,只是摆阔而已,花在这上面冤,还不如多收点妃子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