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蒜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应该怎样进行防治?
大蒜,可湿性,粉剂大蒜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应该怎样进行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6、大蒜细菌性软腐病大蒜受害后,先从叶缘或中脉发生,形成黄白色条斑,湿度大时病斑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先从脚叶由下部向上部扩展,后期全株萎蔫死亡。黑土、粘重土壤发病重;若栽种过早、氮肥使用量过大导致大蒜旺长易感病。
7、大蒜病毒病大蒜受害后,因不同病毒种类而表现不同症状。洋葱黄矮病毒病表现植株矮化、叶面布满黄色条斑;有的大部分叶片绿色仅伴有鲜黄色条斑;有的叶片轻度褪绿,无条斑韭葱黄条纹病毒病可使大蒜叶片出现黄条纹,若受强毒系侵染,叶片上出现连片的黄条纹,若受弱毒系侵染,条纹少且色淡。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个大、健康、均匀或经脱毒的优质蒜种。对发病重的地块实行“五一”式轮作,即种5年大蒜轮作1年小麦。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足墒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多施土杂肥,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病源。
2、化学防治对于茎腐病、紫斑病发生较重的地块,秋种时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对水适量均匀喷布种子,喷后闷种5小时,晾干后播种。对于茎腐病、灰霉病发生较重的地块,于春季发病初盛期,用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隔7—8天喷1次,连喷2—3次。此期若发现锈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或20%三唑酮40—50毫升与上述药剂混合后喷雾防治。
大蒜生长中后期是叶枯病、紫斑病、病毒病发生期。对于以叶枯病为主的地块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40%多菌灵600倍液,隔7—8天喷雾1次,可兼治紫斑病;以紫斑病为主的地块,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2次,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兼治叶枯病;此期若蚜虫发生较重,可同时混入菊酯类农药兼治蚜虫,防止病毒的重复感染,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大蒜病害的防治技巧,希望对大家种植大蒜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种植的大蒜都能远离病害的侵袭,茁壮成长,获得丰收。【摘自农化招商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病害有大蒜叶枯病 、细菌性软腐病、大蒜菌核病、疫霉根腐病、疫病等。
为害特征
叶枯病主要为 害蒜叶,发病开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薹。
发生特点
●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与田间 温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 多 年重茬种植,大蒜长势弱的地块发生重。
● 氮肥施用过多,底肥不足,发病重。
● 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 苯醚甲环唑、苯甲溴菌腈、戊唑醇等治疗性杀菌剂,同时配合 代森联、吡唑醚菌酯等保护性药剂一起使用,治病的同时防病。
细菌性软腐病
为害特征
大蒜染病后,先从叶缘或 中脉发病,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串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脚叶先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致全株枯黄或死亡。
发生特点
播种较早,大水漫灌或生 长过旺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时可用 恶霉灵、络氨铜、枯草芽孢杆菌等喷淋防治。
大蒜菌核病
为害特征
发病部位在膜下大蒜假茎 基部,初期病斑水渍状,以后变暗成灰白色,溃疡腐烂,腐烂部位发出强烈的蒜臭味。大蒜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表现萎蔫,并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散瓣。
发生特点
● 连年重茬种植的 老蒜区,病原菌基数大发生重。
● 播种偏 早,秋冬季气温高年份,冬前即可发病。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靠近河道下潮地块发生重。
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使用 霉腐利、异菌脲、嘧菌环胺、啶酰菌胺等药剂喷淋防治。
疫霉根腐病
为害特征
该病菌主要为害大蒜根和鳞茎,发病初 期根呈水渍状逐渐变褐腐烂,剖开鳞茎后,靠近根盘的鳞茎变褐色;染病植株叶片从底部开始向上逐渐变黄,干枯死亡,植株明显矮化,蒜薹细短或不抽薹,严重病株不能形成产量或整株死亡。
发生特点
● 播种期温度 偏低,田间湿度大的年份发生重。
● 气温变化大,浇水过早的地块发生重。
● 大水漫灌,淹水时间长的地块发生重 。
防治方法
发病后可用 络氨铜、枯草芽孢杆菌、恶霉灵等喷淋茎基部防治。
疫病
为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部或叶尖上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不久半个或整个叶片萎垂,湿度大时病斑腐烂,其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花茎染病亦呈水渍状腐烂,致全株枯死。
发生特点
● 降雨量大、雾天次数多,温度偏高时发病重。
● 播期过晚的地块发病重。
● 施氮肥过早过重的易发病;肥水条件差的田快发病重。
● 过度密植,造成通风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及时选用 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等药剂喷施防治,同时注意加强水肥管理。
虫害篇
主要虫害有葱地 种蝇(蒜蛆)、韭菜迟眼蕈蚊(韭蛆)、刺足根螨、蓟马、斑潜蝇等。
葱地种蝇(蒜蛆)
为害特征
以幼虫蛀入 大蒜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
韭菜迟眼蕈蚊(韭蛆)
为害特征
以幼虫 群居于大蒜鳞茎处为害,最初外层叶鞘受害,外层叶鞘腐烂后,仅剩叶脉,并逐渐向内蛀食,造成蒜瓣受损,蒜头散瓣。
刺足根螨
为害特征
主要为害土表以下大蒜叶 鞘和须根基部,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大蒜长势弱,蒜头小。
蓟马
为害特征
被害叶片形成密集小白点或长条状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枯黄,大蒜嫩叶及受害新根停止生长。
斑潜蝇
为害特征
雌虫在叶片上刺孔产卵,幼虫在叶组织中蛀食成隧道,呈曲线状,严重时成乱麻状,影响大蒜生长。
防治方法
根蛆、根螨:主要通过播前土壤处理、药剂拌种、发生初期喷淋等进行防治,有效药剂有 辛硫磷、毒死蜱等。
上一篇:中超联赛战罢5轮,如何评价武汉卓尔的表现?保级前景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