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先皇的儿子(皇上的叔叔)王爷爵位是世袭吗?那么王爷的其他儿子怎么办,会成为庶人?
长子,将军,亲王先皇的儿子(皇上的叔叔)王爷爵位是世袭吗?那么王爷的其他儿子怎么办,会成为庶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古代皇上和王爷们都有很多的孩子,是不是随着与当朝皇帝血缘关系越远,比如说先皇其他的儿子(皇上的兄弟)的后代们会不会逐渐变成庶人,没有爵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朝代均不太同,但都和周礼相似。先秦是大宗小宗,王室是嫡长子继承为王,其余为上卿或大夫,到了大夫家就是嫡长子继承为大夫,其他儿子为士。基本是大宗不变,小宗递减。到了汉代是推恩令,封国拆分,各子都有份,只不过代代下来越分越小,所以刘备就是卖草鞋出生了。清朝时期是王公爷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如果是铁帽子王),其余诸子为贝勒,贝子。如不是铁帽子王就直接将爵。对应公,伯,男,子诸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封制度要从西周开始说,周武王灭商后封国七十,姬姓五十。周公东征后建立礼制,规定周王嫡长子为继位周王,余子封诸侯;诸侯嫡长子为继位诸侯,余子为卿;卿嫡长子为卿,余子为士;士嫡长子为士,余子为国人。此项制度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秦国以军功记爵,秦始皇没有分封诸公子为诸侯。
西汉初,汉高祖始封多为异性诸侯王,只有庶长子刘肥分齐王。经过汉初大量剿灭异性诸侯王,刘邦把皇室子侄大量分封为诸侯王。到汉景帝时出现“七国之乱”,武帝彻底解决问题,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同时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办法削爵,以各诸侯上交西汉主庙的祭祀黄金重量不够或成色差为理由,进一步削去诸侯王的爵位。汉光武帝刘秀,先主刘备,二位祖先的爵位就是这么被削去,后世也就变成庶人。
此后历朝历代大致如此,重点说一下明清两代。
明代:
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亲王为一字号,如:周王、秦王、赵王等;郡王为两字号,如;靖江王。
清代:
包括: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
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
“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转音。“固山”就是“旗”,“多罗”指一角,“和硕”指一方,都是指所担当方面范围的大小,以“和硕”为最大。
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八分”是指八种待遇的标准。“不入八分”者不能享受这八种待遇。八种待遇是:(1)朱轮(红车轮)(2)紫缰(乘马用的缰绳)(3)宝石顶(一品用珊瑚顶,宝石顶在珊瑚顶之上)(4)双眼花翎(5)牛角灯(6)茶搭子(7)马坐褥(8)门钉(府门上的钉)。
封爵分功封与恩封。功封是因功而封,可以“世袭罔替”——辈辈长子承袭爵位不降级。满族人入关后,有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家功封的王是“世袭罔替”的,俗称八家铁帽子王(后来又增加了雍正时怡亲王、同治时恭亲王、光绪时醇亲王、庆亲王共四家)。恩封的爵位则是长子承袭时,辈辈经父亲下降—级爵位。但是亲王之子孙降到奉恩镇国公为止,不再下降;郡王的子孙降到奉恩辅国公为止;贝勒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贝子的子孙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奉恩镇国公子孙降到镇国将军为止;奉恩辅国公子孙降到辅国将军为止。
清代亲王郡王不就藩外地,只居住在京城。
上述这些只是常例,谋反等大不逆罪除外,明代的宁王,齐王等犯罪被废为庶人,子孙也就是庶人了,清代雍正时期的允祀,允禟都被废为庶人,乾隆年间才恢复宗室身份。
上一篇:抖音怎么解锁视频电商功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