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茭白怎么种产量高,有什么好的种植方法?
茭白,植株,生长茭白怎么种产量高,有什么好的种植方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整地施肥
选择土地肥沃的田块,深耕耙平,每亩施厩肥或人粪尿3000~3500千克,均匀施入田间作基肥。田间水位保持2~3厘米。
3.寄秧
将秋季选好的种茭墩在冬季移至寄秧田中假植,可将老茭田中的枯死茭叶齐泥割去,将老茭墩挖出,去掉多余的泥土和老根,把大茭墩切成小墩。寄秧田最好选在次年定植的茭田附近。把茭墩按株行距15厘米× 50厘米假植,然后保持水位1~2厘米。待新苗长出后,应在定植以前把秧田中生长过旺的秧苗拔除以减少灰、雄茭的发生。
4.定植
(1)春季定植:
①栽培时间:双季茭白与单季茭白一样可在春季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当茭苗达40厘米左右,气温升至15℃时即可定植。
②栽培方法:从寄秧田中将老茭墩挖出,用刀将老墩切成若干小墩,使每一小墩上都带有至少一个老茎。双季茭应有基本苗4~5个,单季茭的分蘖力差,应有基本苗7~8个,因品种而异。茭白应随挖、随分、随栽。
③栽培密度:定植的株行距50~100厘米,每亩栽1200~1300穴左右。
(2)夏栽:
①栽培时间:此种方法多在江浙地区使用。4月在藕田周围或秧田育苗,8月上旬分栽。
②栽培方法:栽前先打去基部老黄叶,然后起墩,用刀割去部分叶片,再将大茭墩分开,使每小墩带苗1~2个。由于夏季高温,定植宜选择在阴雨天或下午。
③栽培密度:行距4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大行走道50厘米,每亩栽4000穴。
五、田间管理
(一)秋茭田管理
(1)施肥:茭白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因此除施足基肥外,追肥十分重要。
①分蘖肥:茭白定植10~15天,返青后即进入分蘖期,可每亩施腐熟粪肥10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30~50千克,促进茭白的生长发育和有效分蘖的发生。
②孕茭肥:第二次追肥可在8月中下旬,此时,有20%~30%的茭苗进入孕茭期。假茎开始发扁,叶片伸出速率变缓,可每亩施粪肥2500~30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30~40千克。
(2)水位管理:茭自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水位要求不同。在定植及分蘖前期宜浅水,水位3~5厘米,利于土温的提高,以促进分蘖和发根。在6月底7月初可把水位加深到10~12厘米,降低土温,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田间追肥时,如水位过高,要把田间水位放低,待肥料吸收后再灌水。在遇大雨时,要注意排水,不能让水位超过“茭白眼”。
(3)耥田打叶:在茭白定植成活后,每10天左右耥田一次,拔除田间杂草,至封行为止。在茭白分蘖后期(7月上中旬),田间开始出现枯黄老叶和幼小无效分蘖。此时应从叶鞘基部打去枯黄叶,拔去无效分蘖,使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剥去的枯黄叶和无效分蘖随即踏入田中作为肥料。该过程可进行2~3次。
(4)采收:茭壳一侧开裂露白后,茭白即成熟,可采收。茭白采收每隔2~3天一次,以免老化而降低商品性。
(5)留种:在正常的茭白田内年年都会出现灰茭、雄茭等,因此,种植茭白要年年选种,方可保持茭白的种性和纯度。
◆选种的主要标准是:
①茭墩内无灰、雄茭;
②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
③结茭整齐一致;
④薹管相对较低。
选种在茭白的收获过程中进行,选好的茭墩要作好标记,待茭白采收完后移入留种田。
(二)夏茭田的管理
春栽的双季茭在秋茭采收完后,只挖起一半茭墩移入寄秧田,留一半在田间作为夏茭采收。秋栽的双季茭白则不动。
1、清理秋茭田:待秋茭采收完后挖出田间的灰、雄茭,在11月或12月放干田水。齐泥割去老茭墩上的残株老叶,并将残株老叶堆放在一起烧掉。这样可以烧死在苔管中过冬的二化螟及其他在残株老叶上过冬的病菌。并且齐泥而割的芽位整齐,第二年长出的新苗粗壮。
2、肥水管理:
(1)水管理:冬季老茭田内不能干水,保持水位2~3厘米,在茭白萌芽的2月初可加深水位7~10厘米,用以提高土温,促使茭白提早生根发芽。3月初天气转暖,水位降至2~3厘米。茭白从萌芽到孕茭不足3个月时间,因此夏茭肥料的管理应按早而重的原则。
(2)肥管理:一般在茭白萌芽前半月施粪肥一次,每亩施3000~3500千克。在茭白植株长到20厘米左右,3月上中旬再追肥一次,用人粪尿3000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30~35千克。以后再根据苗情的长势,看苗施肥。
3、疏苗:茭墩上新生的茭苗多达50~60个,甚至多达百余个,因此必须对茭墩进行疏采。疏苗可在苗高达20厘米和35厘米时各进行1次。拔除弱苗和生长拥挤的苗,使每墩茭苗20根左右。对于缺苗的地方,可用其他过密的苗补上。游茭过密的地方也可适当疏苗,使整个田间的茭苗大体均匀一致。
4、夏茭早熟选种:二熟茭的早熟品种主要在夏茭采收初期选游茭做种。在苏州地区,入选游茭的标准是:孕茭早,具本品种的特征特性,两侧各有一个分蘖苗,左右对称。将这种分株挖出移栽到留种田,采去主茎上的茭白,使其分蘖苗继续生长。在秋季复选,看有无灰、雄茭。
六、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防治:
①消灭初侵染源:在茭白收获后,将枯死的老茭叶集中烧掉,不宜放在田边过冬。5~6月夏茭收获后,也不宜将病叶放在新定植的茭田边。
②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合理密植,适时摘除田间的老黄叶和无效分蘖,不仅可以减轻病害,也可减轻虫害。
③可与其他水生蔬菜轮作。
④药剂防治:宜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即田间有零星病斑时防治,用稻瘟净或多菌灵喷雾。
2、茭白锈病防治:
①消灭初侵染源:冬季将茭白的残株败叶集中烧毁,杀死越冬病菌。
②加强田间管理(同叶斑病)。
③药物防治:发病期间,可用粉锈宁防治,效果较好。
3、螟虫防治:
①冬季处理茭白遗株:冬季将茭墩上的老叶齐泥而割,集中烧毁,可降低越冬幼虫。
②灌深水灭蛹:二化螟多在离水面不远的茎内化蛹,可在幼虫老熟或初蛹期,放干田水,降低二化螟化蛹位置,然后再灌深水杀蛹。
③结合茭白打老叶:将被害茭白的叶鞘打下,随即踩入田中,既可作肥,又可溺死叶鞘内的幼虫。
④药剂防治:利用杀虫双防治效果较好,且成本低。在苗期进行喷雾,在后期可进行泼浇。
上一篇:直播时,粉丝假冒年龄骗取你的同情心和关心,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