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人不能妥协,你是否认同?
刚柔相济,也是,之道做人不能妥协,你是否认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做人不能妥协,你是否认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一概而论,在不触犯底线和原则的前提下,我会做出退让和妥协的,因为分歧和误会是难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
得看具体对象和具体事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一个小区的两个保安喝了酒,在一家住户家里,当着一个老公的面强奸了他的老婆,女人挣扎呼救,希望老公救自己,而那个男人却掩面哭泣,卷缩在哪里……事后报了案,当警察问男人为啥不帮自己老婆的时候、他还哭泣说打不过人家,他也不敢,那两个人厉害……,在尊严面前,他选择了妥协,低到尘埃没了底线!所以做人要不要妥协,那要看面对的事情是否触碰底线,失了规矩!
总得来说,面对让你是否“妥协”的事情,总是触碰你骨子里划的某条“界限”,尊严面前,迎头而上,否则就是懦弱无能之辈!
在家的这个小范围,面对一个家庭的尊严,一家人的脸面,不能妥协,在上升到国家这个层面上来说,不能妥协,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不能妥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不肯妥协,大都旗鼓相当,遇到的主要问题无非涉及利益和面子。往往是面子放不下,恶言相向,大动干戈,酿成悲剧,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争吵不已就如沙滩张壳的河蚌,飞鹬乘机伸嘴啄蚌肉,河蚌立即闭壳钳住鹬嘴,双方相持不下,鹬说:“今日不张开,明日不张开,便要成死蚌。”蚌不甘示弱也对鹬说:“今日你的嘴不脱出来,明日不脱出来,也成死鹬。”由于不肯相让,最终双双成了渔翁的美味。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妥协是处世之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人的刚与柔
有人说,做人不能妥协,软弱受人欺。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总会遇到风浪浅滩。在困难面前,讲不妥协,坚韌不拔;在敌人面前,讲不妥协,坚强不屈。这都是应当肯定,给予赞扬和敬重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讲究处世哲学,事事不妥协,处处争强好胜,那就会走进人生的死胡同,陷入孤立,四面楚歌,非得四处碰壁不可。
中国自古就倡导软硬兼施,刚柔相济。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自强,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拒人千里之外,就会一事无成。战国时期哲学与战略家鬼谷子讲:"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驰或張"。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谙熟刚柔相济的处世之道,才能在官场、职场、商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清代曾国藩,在朝为官,生性倔强,不畏权贵,受到皇帝与朝臣冷落,吃过不少苦头。后來,自省“圆通"之道,成为"中兴第一人",久居官场并得以善终。他告诫家人:太刚易折,太柔易靡。唯有刚柔相济,方能自立自強,成就大事。
先哲说的刚,并非景虐,而是强矫;说的柔,并非卑弱,而是谦和。现在强调社会和谐,强调团队合作。遇到矛盾,发生争执。前进半步,则悬崖深渊;退后一步,则天寬地阔。只硬不软是莽汉,只软不硬是懦夫。泰山压顶不弯腰,是事业上的硬,是刚强的表现。好汉不吃眼前亏,是策略上的软,是明智者的选择。
刚柔相济,能屈能伸,方为做人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妥协简简单单一个词!论事论非、论大论小用妥协!再理智使用妥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