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生如何看待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休学行为?
要不得,到了,行为学生如何看待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休学行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生如何看待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休学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近高考,孩子突然提出休学,这反映了孩子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缺乏自信,充满恐惧,尤其是认为自己准备不充分,希望明年再来一年,基础打得再牢一些,知识准备再充分一些,心理再成熟一些。
这些孩子总以为把拳头收缩起来再打出去会变得更有力,更能一击而中。
不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到了明年,你依然会有疑虑,依然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到了考场依然畏首畏尾,很难正常发挥的,更不说超常发挥了。
有一年高三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的学生情绪波动比题主遇到的学生要严重得多。
她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来向我辞行了。我沿着操场和她转了好几圈,和她真诚地沟通了将近2个小时候。
她终于明白,自己一旦把学校这扇门关闭,那么人生将有许多机会把你拒之门外。
她又重新回到了教室,因为有这样一种置之绝地而后生的心态,因此比别的同学更加放松。鸟的翅膀上系上黄金是无法飞起来的;人有太多顾虑同样是无法腾飞的。
当高考成绩发榜时,我告诉她被江苏某大学录取时,她激动得在电话中就哽咽起来!
其实,我还是主张孩子走进考场,孩子们答的不仅是一张高考考卷,更是一场人生的答卷。
常言说,自古无场外的举人。谁知道哪一片云彩下面有雨呢?如果机缘巧合,今年考卷上都是你擅长的题目,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的梦想不就一下子实现了嘛!
再说了,如果万一没考上,我们再来复习也不迟。(当然,我不知你那儿是否招收复习生,如果愿意来我校就读,我愿意为你引荐,我是江苏的!)
考试,尤其是高考这样的大考,积累经验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促使我们认真的反思学习的得失,从而调整自己复习策略,更有效的提升自己考试能力。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与学生朝夕相伴,我深知他们的焦虑和无奈,所以答这一类题目,我总是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唯愿天下考生都能金榜题名,六月之后,每一张脸上都能笑靥成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休学行为,是学生内心极度不自信,逃避困难,胆小懦弱的表现。逃避高考的心理可以理解,逃避高考的行为要不得。
记得《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高考前一个月,突然就不想上学了,想休学。任家里人怎么劝也不行。后来,虽然参加了高考,也上了大学。但当年明月提起,高考前的那段经历,仍然是耿耿于怀。他说,当时提出休学,其实是内心恐慌,害怕的表现。一直以来自恃骄傲,但内心却是胆怯的,担心自己考砸。其实,休学是借口,害怕困难,逃避困难才是实情。
对于休学这件事,我认为当年明月的分析很到位。完美主义都有这种倾向,怕做不到,所以干脆就不做。
面对高考,选择休学放弃,这种行为非常要不得。放弃高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人生。面对挑战,如果有了第1次的逃避,肯定就会有第2次,第3次。一次次的放弃,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节节败退。今年休学放弃高考,那明年呢?难道就不考了吗?所以,这种退缩的心理不能有。
马上就要上战场了,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收获更大的希望。选择休学放弃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这种想法要不得。所以加油吧,高三生们,勇往直前,必有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是智力、也是体力和意志力的比赛。坚持到最后,你就成功了。加油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休学呀!坚持下去,离最后一步就成功了,不要管老师和任何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做好正确的自己,才是正确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