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和墨子都是宋人,如果由他们执政,宋国会不会称霸?
墨子,孔子,鲁国孔子和墨子都是宋人,如果由他们执政,宋国会不会称霸?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商后代微子启在宋国,孔子祖上是宋国人,后迁到鲁国,孔子继承的是周文化——尚礼。墨子是宋国人,所以墨子继承的是商文化——尚鬼。而且墨子和孔子所处的阶层是不一样的,孔子所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去游说的大多是各国的君王,思考事情的立场也是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上,所以他对平民有管理的倾向。墨子则不同,他代表平民的立场,是为平民谋利益的人,所以墨子的很多学说都会提倡节俭,避免享受,劝统治阶层关心平民百姓。孔子生在春秋,“礼”子当先,墨子生在战国时期,身上厌气很重。他们虽然背景不同,但无论如何都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至于是否能同事一国,历史上没有发生,我等到也没必要重演一出“关公战秦琼”了,倒是墨子做过一段宋国大夫,却也没拯救宋国于被吞并的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不会。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问或者能力。而是:
第一,孔子本来就是鲁国人。
第二,孔子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怀才不遇。我觉得原因是:他不识时务。而且不屑于识时务。他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也就是说,他既没有应对时务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识时务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期,群雄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这种非常时期,各诸侯国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的保障。而为了生存下去,首先要适应环境、因时制宜。所以,各诸侯国的国王为了自己国家的强大或者说有所保障、不至于被灭亡,他们不得不进行战争。因为在当时这是基本的生存手段。
而孔子呢?不断地游说各诸侯国,宣传停止战争的理念。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选错了方向。效果自然南辕北辙。所以,他本人也没有成功入仕。
第三,两人的思想理念有本质的区别。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三纲五常”。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不进行非正义战争)。虽然两种思想当中都有“爱”。但是“爱”的本质是不同的。孔子的“爱”有等级、有秩序、有条件。而墨子的爱是博爱,不分等级,没有功利色彩。如果两个人共同管理一个国家。那么除了一山难容二虎之外,国家的基本思想理念、核心价值观都难以统一。所以,不会形成合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不会。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主张“礼”与“仁”,这两种思想适合大一统的统治者治国之用,也就是马上打天下以后,下马学儒治天下。
而春秋是权谋乱世,各路诸侯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并不适合实施儒家理念。宋襄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孔子所主张的德治需要极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来支撑,而国富军强是春秋诸侯们所争取的目标。
也就是说,当时的诸侯在寻找强国之道,而儒家学说其实是教育你如何在强国之后掌握人心。人家尚未拥有夺天下的实力,你就去教育人家如何坐天下,这是孔子为什么在春秋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所以,孔子不被重用有残酷且深刻的历史环境原因,他无法令宋国强大!也无法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施用于缺乏中央主导的分裂乱世之中。
再说墨子,墨家精神固然是中华侠义精神源头之一,却也并非乱世强国之道。
墨子虽然有“尚贤”等政治思想,但前提是“兼爱”、“非攻”。也就是说不能做到这两点者不是墨子心中的人才!
而春秋乱世并非理想主义者实现抱负的天堂,墨子虽然站在弱者立场,想要为他们争取生存环境,却并没有行之有效的途径,始终过于理想化而不接地气、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虽然说人人兼爱则天下太平,但你如何保证人人向善非攻,不出一个恶人?只要一个恶人存在并没有及时得到控制,战乱邪恶就会如瘟疫般蔓延开,何况乱世本就会令人心堕落!
墨子虽然擅长防御战,但是被动消极的防守,对一切战争发动的厌恶,实际上是支持分裂现状的维持。而不可否认的是,唯有统一才能解决所有乱世的问题。一时防御战的胜利无法阻挡大一统的历史车轮,这已经被中华历史多次证明!
所以,墨子即便被宋国重用,也不能改变宋国最终的灭亡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王朝早就考虑到了这点,对身为殷商后裔的宋国人加强了防备。
第一,划分社会阶层时,按士农工商排序,当时仅仅是职业和人群的区隔,但后来越来越成为了社会阶层的歧视。
至今中国社会对“无奸不商”的商人(本来是指商人不克扣斤两)仍然充满了鄙视之意。
第二,为了防备宋国,专门分封了卫国,保卫什么?就是为了防备宋国产生异心。
其实著名的宋人可不止这两位。
老子的老师商容,就是殷商贵族后裔,标准的宋国人。
除了儒家的孔子和墨家的墨子之外,名家的惠子和道家的庄子也是著名的宋国人。
庄子治国的水平可是与韩非子齐名,并称获得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统治精髓。
惠子也与张仪有过面对面的交锋。
防备宋国人的卫国人是不容小觑的,有两个著名的卫国人,可以做参考。
主持秦国变法的法家的商鞅。
一字千金的杂家的吕不韦。
正因为商人的培养和控制是周王朝的重中之重,所以宋国和卫国涌现出了众多流派的思想家,是诸子百家真正的兴盛之地,起码占据了周王朝大半的思想领域,但他没有机会称霸,宋襄公本来有机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却不被时人所认可。
上一篇:乘客发单坐滴滴,怎么定位准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