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奸臣,皇帝,忠臣为什么历史或影视剧总遇到皇帝明知谁是奸臣却不铲除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的忠臣被杀,并非是皇帝昏庸,不知道这个臣子很忠诚,而是因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下面的大臣和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那么这个大臣无论忠奸,都得死。
忠臣不一定一直都是忠臣,奸臣也不一定一直都是奸臣,在皇帝看来,谁对自己有用就留谁。
5.借奸臣之手为自己牟利,然后让奸臣去背黑锅。
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
举例:忠臣手握兵权,这会让皇帝产生忌惮,但又找不到理由收回兵权,刚好有奸臣举报其谋反的话,皇帝也许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依然会毫不留情的听信谗言,让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将军告老还乡。
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的仁德宽厚,另一方面把这个黑锅扔给奸臣,假如很多人为那个忠臣鸣不平的话,大不了再杀了这个奸臣,来平息民怨,而自己名利双收。
6.奸臣更懂皇帝心思。
皇帝身边如果都是忠臣的话,估计至少要少活十年。
每一位忠臣都喜欢进忠言,但有句话叫“忠言逆耳”,经常让皇帝生气,谁喜欢啊。奸臣就不一样了,最喜欢的就是阿谀奉承,哄皇帝开心。
大家都是嘴上说讨厌拍马屁的人,等别人拍你马屁的时候,看你高兴的都要飞起来。
皇帝阅人无数,当然清楚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但谁都喜欢听甜言蜜语,皇帝也不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皇帝眼里的忠奸,跟老百姓眼里的忠奸,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打个比喻,皇帝派两个人下去地方收税,甲回来后,跟你说,地方发生灾害,老百姓日子苦啊,流离失所,没有收到税,我们应该派人下去赈灾,减免三年赋税,乙回来后,收税数百万两,皇帝问,地方民生如何?乙说,也发生灾害了,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皇帝问,那你如何收税啊?答曰,富人税、工商业税、皇帝心里其实门清,甲收不到税,不是地方无税可收,而是他代表地方富人的利益了,你说,皇帝看来,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老百姓看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忠谁是奸
在写历史的时候,那些修史的人,怎么评价甲乙?显然,你看历史书的时候,甲是好官,清流,心系百姓,正义的文人士大夫形象,而乙呢?那是皇帝的走狗、爪牙,为了讨好主子,无所不用其极,是邪恶的变态,是他们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我说的不是魏忠贤、东林党,而是翻开史书看到的大部分奸臣,如汉唐明的太监、外戚,还有和珅这类,都是如此,在皇帝看来,外朝官员就没有好人,都是一丘之貉,代表的都是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只有内廷的官员,才是我的人。所以,古代宰相制度的变迁,是不断的由皇帝身边的秘书,取代宰相,然后又由新的秘书,取代已经体制化的旧秘书。
为什么都用身边人?如太监、外戚?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是听话的。但是,如果看历史,太监和外戚的名声,都是最差的,名声好的太监和外戚,屈指可数,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皇帝的爪牙,打击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利益,皇帝眼里的忠臣,听话的人,在历史上大多都是奸臣、变态,皇帝眼里的奸臣,在史书上,大多都是奸臣的形象,第二,政治讲究平衡,皇帝反感大臣结党,但是,大臣不结党,皇帝更怕。电视剧里,嘉靖皇帝对官员的忠奸有个很好的评价。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推广免费满级VIP,十倍高效挂机,魂师大集结,即刻开战!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如果没有“奸臣”,只有“忠臣”,看看天启崇祯两朝,号称“众正盈朝”,朝廷都是清流的东林党,结果呢?皇帝还有多大权力呢?王莽篡汉时,朝廷也都是忠臣,结果呢?没有了内廷的制约,外廷的权力足以架空皇帝了,没有了奸臣,忠臣同样难以治理。
只有把朝臣分成多派,让他们互相斗争,皇帝居中才有权力,如果下面不斗了,就开始跟皇帝斗了。第三,还是那句话,皇帝眼里,没有好坏,只有听不听话的,我们看到的电视剧和历史书,都是脸谱化的人,你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皇帝可看不出来,因为不论是谁,都说自己是忠臣,别人是奸臣,一副正义的样子,大义凛然,皇帝看来,天下没有不贪的官,每个人都是贪官,你怎么办?你不可能都杀了,换一批吧?换一批还是贪怎么办?所以,皇帝看来,只要能驾驭,就都好说,驾驭不了的,就杀,皇帝杀人,不在乎好坏忠奸,只在乎能否驾驭。号称清流的官不听话了,皇帝不好收拾,因为没有把柄,而贪官奸臣不听话了,皇帝好收拾,因为把柄多,也正因为把柄多,所以不得不忠于皇帝,由此看来,贪官奸臣才是听话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要用他去制衡一些嘴贱无脑的文官,和养寇自重的武官,历史上主要就是在于相互平衡,谁都不能独大。明末就是例子,魏忠贤一完,明朝随之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