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中的“无为”为何?
道德经,自然,不为《道德经》中的“无为”为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无为即事先制定好制度规矩,然后推动制度运行,减少、避免人为干预,即为无为。
但在目前的人类社会是无法实现无为的。先说道法自然,咱们先把自然一词拟人化一下,“自然”这个人是先建立自然规律在先,世间万物在自然规律下生息繁衍,“自然”只负责推动自然规律运转就不用再做什么了,世间万物遵照执行就行了。而人类社会不同,无法形成一个全人类都共同遵从的一成不变的社会治理规律,谁都不服谁,还在为各种主义作斗争,所以就不可能实现无为而治。
换个角度看,自然就是个暴君,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它定的制度即自然规律不允许世间万物反抗,必须遵照执行,所以可以实现无为而治。人类如果要想实现无为而治就需要暴君,但因为人类的暴君没有自然那么强大,屡屡被推翻,所以也就无法实现无为而治了。人永远无法长期治理人,同类也永远无法管理同类,因为自然不是人。要想实现无为而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不能平等,管理者要实现绝对的统治,你和自然平等了吗?
小到一个企业管理大到一个国家治理都需要强制,都需要法制。
古代皇帝自封是龙的传人,愚弄百姓让人们不敢反抗来进行统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违背原则规律的乱来。实际是让我们依道而行,这样才能无不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晨,地母扭动美丽的身姿,太阳微笑着从地平线上升起,太阳为谁而光,地母为谁而动,不知道这可否称着无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冲气以为和,老子不是无为而是有为,此为是文章的重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是不断的减少欲望,减少过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經中的無為,不是老子的,是周文王請姜太公說說如何待子民的,太公讓文王用無為待子民,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無為於子民,是老子偷了姜太公的無為佔為己有,綁架了道德成立一個枷鎖奴役愚民,顛倒了無為的本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他怎麼不君王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成了子民無為給了王道,奴役剝削愚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里所讲的无为,相当于现今的流行概念中的极简主义。无为无不为,少就是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违背道,即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不做。要顺势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时的生活条件方式方法和当今世界是不能比的,在当时大多数普通人是没有文化的,或者是文化极少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前小时还有说,普通百姓惜字如金,不用带有字的纸上厕所(茅厕)之说。当时很少有纸用,普通不吸烟的人是没有用的。所以有俏皮话说,坷垃头子擦定迷了门了,秫秸蘼子擦定厉害个屁。小时经常听人们说十里路改规矩,各地方各规矩,(各风俗)。秦朝统一以前,到处乱象大增,各行其事,文字不统一,制度不统一,百家争鸣诸侯割据互相争斗,文人雅士不可能给普通人群讲文化理论知识的,多深刻的道理。那都是文人雅士之间事,与普通人民百姓什么关系。再加那时的人自尊心强,在家人和普通人面前得装模作样的要自尊,以老子称,以给穿身上,板凳给搬好,饭给送跟前吃完别人收拾碗筷,活动时间少,人过七十古来稀与这些也不可能没关系。自己有错不吭声就算认错,不懂的事也不说不问。所以有郑成功的,因火为烟夕夕多对出后得意忘形就笑死了,金圣凯到临被杀头时,才对出他没能对出来的对子,而那些流传百年的名对和没对出的对子就不稀罕了?所以说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的言论,那个时代的经济是依农,靠农不重农的文化时代,又是有礼节忌讳颇多的时代。比如唐时期的人用汉时的人和事去映射当时的事一样,不能用现在的社会普通人去作现在的想法来理解,那是研究人的事?
上一篇:什么是人居的好环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