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保险怎么买最合适?
自己的,保费,家庭保险怎么买最合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将投资型与保障型的险种区分购买,千万不要以为有一份保险保障高同时收益又高,保险公司非公益组织,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保险呢!而且,兼具保障与收益的险种,往往“里外不是人”,通俗点说就是保障不全面,收益不高!那买它干啥!
其次,结合自身情况,精准判断目前自己最需要保障的是什么,从而更好的去购置保险,更好的保障自己。举个简单的例子,李某今年30岁,普通公司职员,月薪5000,家里三口人,妻子无业,家里还有一位母亲需要赡养,因听信友人介绍一款分红型保险十分划算,每年缴费7000元,十年交清,交清后每年可领取4500可领到65岁,李某觉得挺划算,马上投保了。不久后,李某查出身患恶性肿瘤,因为只有医保并不能报销多少,分红险的保费也交不起,最终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如果李某能正确分析自身的处境,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如果自己遭受什么意外,那么家庭必然陷入困境,如果李某能够正确认知这一点,为自己投保重疾险和意外险而不是所谓的分红险,其家庭也不会陷入如此困境。
最后,购买保险也需要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一个刚入职场的社会新人,月薪3000,在寿险上,应选择保费较低的定期寿险,可以短期内保障自己的风险。而对于终身寿险,虽然其无论生死都能获得赔偿,但其高昂的保费是一个刚入社会的人所不会承担的。
综上,到底什么样的保险适合自己购买,无非是综合考虑3个方面:1.自己要购买什么趋向的保险,是保障还是投资?2.自己目前所迫切需要的保障是什么?是为了保障意外还是为了日后收益?3.选择险种也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综合以上三方面,肯定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方法 1:了解保险知识
我们不敢买保险,害怕买错保险,归根到底就是不了解保险。
如果我们知道一些基本的保险知识,就能够辨别销售人员到底是不是在忽悠你,同时也分辨出保险销售人的个人能力。希望大家能多多学习,明明白白买保险,!
方法 2:选择适合自己的销售人员
因为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身边都会至有少1个人现在从事或者以前从事过保险行业,所以在购买保险时会在他们那里购买,因为相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他们会比较信任,但是他们的真的是专业的人员吗?所以我们购买保险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保险销售人员,应该 根据我们的家庭实际情况,为我们选择合适的产品。
如果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时不停地夸产品多么多么好,而对你的家庭情况不闻不问,没有根据你的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我认为这种推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说一下个人的观点,可能有点激进!
首先,什么是适合你的保险?如果你按照保险销售人员的逻辑去思考,你会发现他们推荐给你的都是适合你的,都是你需要的,你能全买吗?一般人买不起的!
第二,保险公司会向你介绍少数真实的案例,例如某某倒霉蛋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多少钱的赔偿。但永远不会介绍有多少人买了多少年的保险,最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更不会向你介绍谁谁谁得了病或者出了事故,但由于不在保险条例内所以一分钱的赔偿都拿不到! (仔细看看你的保单吧,密密麻麻的小字里含着很多保险公司不想让你搞清楚的学问)
第三,保险销售的精髓是用实际小概率事件激发你内心的恐惧感。而赔偿金可以抵消恐惧感,却不能阻止已经发生的倒霉事件。更不能让时间倒流。
第四,不是越富有的人越有保险意识,而是富人不在乎钱。那么多的钱放着也是放着,宁可买些用不着的东西,也比干放着强,万一以后能用上呢?
第五,内心焦虑的人更倾向于购买保险,这可以称之为有保险意识吧。但以牺牲自己生活水平为代价去换取小概率事件发生之后能够得到的补偿,这到底是否划算呢?所以保险保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大多保的是让你不要焦虑。仅此而已!
第六,保险销售人员的和蔼可亲,以及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是不是建立在高额的销售回报之上?这一点我认为有待商榷。因为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花掉保险金中有多大的比例成为了他们的提成。那么那些保险销售员到底是害怕小概率事件发生在你身上?还是为了得到提成对你进行合法的恐吓?这一点恐怕永远都说不清。
最后强调一下,当你拿到赔偿金的时候,肯定是不幸发生的时候。你是更应该考虑如何让不幸以更小的概率发生在你身上?还是更应该考虑如何在发生之后能拿到一笔钱?这一点恐怕永远都是见仁见智的。
题外话:不要争辩,不要辩论,没有人是因为辩论输了而改变自己的观点。都是改变了自己角度、高度之后才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