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诗是什么?
都是,哲理,夏天你最喜欢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最喜欢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诗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最喜欢的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是<<沉香的岁月>>,
远视雪浮霜,
冰晶挂满窗。
年轮痕似影,
岁月最沉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另有: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致愚人节》
愚人的脚步在朝笑声中默默前行。
(这是我写的最现实,富含哲理的一句诗,也是比较短的一首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最喜欢的是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
它出自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全诗如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政治人物或是社会上层人物的作品,一般都有微言大义。他们的作品不管是诗作、还是政论文章、还是什么寓言小品,一般都有深刻社会背景,能反映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其当时政治任务、现实迫切需求相关联。那么这句诗特殊之处在于,我们不需要知道其的特殊背景,你都能感到“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豁然开朗的感觉。
用“身在最高层”做结束,很能拔高诗境,读来颇令人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绝妙情语,成为了千古名句。
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登临诗”成为一种常见题材,自成流派。这首诗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过多的描写眼前景物,只写了塔高,自然引出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进而得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大政治家、变革家表达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也表达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该诗就哲理意义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反之,如果没有思想高度、看不清事物全貌会怎么样呢?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句。苏轼从反方立论。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一反一正,浑然天成。互为表里,情理相通。
真是一脉相承,何其神似乃而!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几乎相同的警世功用,难分伯仲。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恰逢今天愚人节,我也来凑个热闹,献丑两句:
愚人于人与人无损,
诗才是才恃才何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站的高才能望的远,人生漫漫长路,一定要有远大格局和长远眼光,因为思维决定出路,高度决定广度。
这两句诗说来简单,就是要想看到更多更美的远处景色,就去更高一层的楼上吧!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啊。
整首诗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篇,大气磅礴,引人入胜,比如心旷神怡景致之下,登高望远,何等快哉!便是这简简单单的一个登楼望远的举动,诗人便悟出了如此人生哲理,劝诫世人要高瞻远瞩,眼光放长远一些,然后为之付出应有的努力,最终定会取得成功。
这首诗虽然仅有四句二十字,却因为恢弘壮阔的描写和深邃悠远的人生哲理而流传千古,不得不说,是诗人妙手偶得之的浑然天成,也是世人之福啊。
上一篇:农民种田算是一种职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