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方面是工厂缺工人,一方面是工人找不到工作。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工人,工厂,蓝领一方面是工厂缺工人,一方面是工人找不到工作。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方面是工厂缺工人,一方面是工人找不到工作。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问题两个答案,这是政府的宏观管理问题,职场人关心说明你社会责任感强。
首先,企业工厂找不到工人,大的方面说是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定失误造成的,在社会导向上前些年大学一面倒的大搞本科学历,培养所谓的白领阶层,只有白领才是高大上,才是有面子 才是领导层。国家政策上也偏到本科教育,多年过去才发现,满街的本科生都想做白领,而白领岗位满足不了,毕竟工厂白领是少数,多数就是蓝领,而做蓝领的职业教育的学校数量少而且不被社会看好,社会导向及政府多年的导向造成百姓及子弟认为当蓝领没面子。工人其实就是蓝领的阶层,因此,你会看到怀揣本科毕业满大街的年轻人为了当白领而找不到工作,同龄的一批人想做白领的人多了,岗位少,工厂要的蓝领工人岗位多但想做蓝领的人少。好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两年硬性的将一大批三本院校转为职业院校,在政策上也有了一定的偏向。这是一方面。
其次,前些年工厂很多工人都是农民工,这些人是主力,也包括部分城镇人口。改革开放40年这部分都老去回归农村养老了,也干不动了,可是这些人的后代大部分人没有像父辈一样继续打工。这必然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人口缺口。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红利消失,这就无需解释了。
最后,以上的几种情况我们企业个体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能解决能值得关注的就是要有对策,对策是什么?不是所有的工厂都招不到人,许多企业都没有问题,找不到人的企业你会发现老板的管理不是以人为本,前些年这些人享受到了人口红利赚到的钱,现在这些老板仍然抱着这种观点招人,必然招不到,我当职业老总27年,我管理的工厂最多的一家公司有1.7万人,基本我都可以保证春节返工率达到97%,其经验就一条,对工人像家人,有家人一样的感情!在工资福利上要讲公正。不要在工人身上榨取。要保证自己赚的钱拿小头,让员工拿大头,像李嘉诚一样只拿40%,多的分给工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当今社会矛盾的焦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马克思早就说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说明几个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已加剧,随着改革开放40年发展,人口红利逐渐失去,原来青壮年工人逐渐变老,而新增人口不足以补充这方面的需求,第二,工人工作对原来工作的收入逐渐不满意,逐渐退出了,第三,随着我国各个阶层收入逐渐提升,工人收入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竞争力,第四,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升级,对工人的文化要求逐渐提高,一部分工人因文化水平等因素逐渐不适合产业升级要求,第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出现一定工人就业机会,工人选择离家乡近的地方就业,造成沿海地区招工难的局面,第六,国家教育制度过度偏向高等教育,中职,中技等中等教育相对落后或薄弱,造成中等人才缺失,高等教育专科、本科人才就业困难,找不到所谓好工作,第七,国家在人口政策,就业政策,人才政策的系列失误,对未来的就业形式没有做好未雨绸缪。
好在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及时修正,二胎政策推出,人口老龄化趋势必会逆转。加大中职、中级人才教育培养等政策及时出台,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改变加以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工厂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必将得到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工厂不应一味追求利益,奢望雇佣廉价劳动力。置换,更新更加先进的生产机器,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效率,一方面减轻了工人劳动量,也就更容易吸引工人了!
至于工人找不到工作是伪命题。准确的讲是找不到自认为合适的工作,何谓合适,工资,待遇,环境……所以,诸多因素造就了找不到工作。适当的降低要求,暂且尝试着去适应,相信还是不乏有工作机会的。
工厂与工人在良好的社会体系下只会愈加和谐!
上一篇:分手多年,心里的愧疚和自责悔恨,会不会成为一种执念,无法抹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