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打好了一点楷书基础可以直接去学行楷或行书了吗?
楷书,行书,书法打好了一点楷书基础可以直接去学行楷或行书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打好了一点楷书基础可以直接去学行楷或行书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永远不弃楷书,伴随创作终生。天天练楷书与练行楷、行草不矛盾,反而长足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有了楷书基础,完全可以直接去学行楷或行书了。就是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学行书也是可以的。
我一向提倡,学书法,只要有极大的兴趣,只要热爱书写,无论从哪种书体学起都是可以的。
按照正常规律来说,学书法,从隶书入门是比较科学的,因为隶书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学好隶书后,再学楷书和行书是很容易上手的。若题主不信,不妨一试。
有不少书友误认为学书法必须要从楷书开始,按照他们的说法是,先学会“站”,再学会“走”,之后再学会“跑”。这话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逻辑性也很强。但是,殊不知,当草书问世时,楷书还没有出生呢!还有就是,从笔法和结体来看,楷书与行书、草书没有任何关系,怎么能说楷书是一切书体的基础呢?
还是那句话,学书法,喜欢哪种书体就学哪种书体,只要认真临帖就可以学好。不临帖,什么书体都学不好。
学行书,建议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入手,因为这个碑帖上的字绝大多数都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且字数较多,可选择的空间较大,便于今后创作。但要记住:“透过刀锋看笔锋”这句话。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学行楷、行书也不一定非从楷书开始。行楷、行书的书写中包括所有楷书用笔。所谓学行草,草书要有楷书基础,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跨越楷书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难度大一些,把一些楷书笔画放到行、草中去学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字我练习过颜真卿的《多宝塔》,中楷练习过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田英章老师的正楷,小楷练习过书圣的、智永的、《灵飞经》、赵孟頫系列小楷等等古今书法大家的字帖和书法理论知识!所以练好行书必须先学好楷书!我现在十多年苦练书圣王羲之的杰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完全可以。但是要记住,学习的步骤,不论学习的书体是什么,要先从运笔的方法开始。
我们现在学习书法,自学也好,师传也好,都是从临摹开始,啪,字帖打开,教师便告诉学生每个笔画的书写方法。而学生们在知道了书写的要领以后,仍然不能按照要求写出合乎规则的字。这是什么原因?方法不对吗?不是。是手上的运笔能力。
点画的书写规则很快就可以讲完。所有的笔法运用一起讲完十分钟都不用。理解和运用起来,则可能是一辈子都难化解。知道了,并不能马上就能解决手上的运行。手上的运行还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磨练。
书体,就是我们用来练习控制能力的范本。所以在临帖时,开始的阶段,重点放在结构,然后再找到他的节奏,最后再去模仿精细的笔法。如果你把秩序颠倒了,先从笔画的模仿入手,这时候的运笔能力有限,临摹会在很慢的描摹中进行。等你把笔画写像了,慢慢描摹的习惯也养成,收获的利益是皮毛,遗害则是永远都难根除。
我说的重点在结构,并不等于放弃笔法。结构是相对于笔法来讲容易做好的。先在容易的地方做好,难的地方慢慢解决。就和考试一样。难题解决不了,先放一也。把会做的做完,回过头来再来做。不然,第一题便遇到困难,岂不是要交白卷!书法中的笔法,方法不对,真的就是一辈子瞎忙活。你把结构和书写节奏练好,手上的运笔有了分寸感,精雕细琢的学习笔法才能让毛笔听从于自己的心意。
所以,不但是可以,而且是必须楷书,行书同时进行,楷书练习准确性,行书练习速度的节奏变化。如果还有充沛的精力,还应加上草书。楷行草三体一起来学习。孙过庭《书谱》早就指明:“真不通草,殆于专谨。草不兼真,殊非翰札”。书法不是要一个书体练好了才去学习另外一个书体。若是如此,楷书拘谨不可避免。草书油滑,势所必然!
上一篇:太极理论是史前文明你相信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