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茶庄喝茶为什么很好喝,在自己家里为什么喝不到那个味道了,有什么讲究吗?
茶叶,茶庄,都是在茶庄喝茶为什么很好喝,在自己家里为什么喝不到那个味道了,有什么讲究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茶庄喝茶为什么很好喝,在自己家里为什么喝不到那个味道了,有什么讲究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謝邀:
茶叶店泡茶他们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喝茶的环境决定了感,泡菜的水他们都是用纯净水,泡茶水的温度他们掌握得很好,什么茶用什么样温度的水,所以茶叶店里泡出来的茶比家里好喝。如果你掌握了正确的冲泡方法也能泡出好茶。
现根据我的经验把刚上市的明前绿茶冲泡方法介绍给大家:
先取用干净的玻璃杯,投入五克茶叶,用85至90度的开水分三次到入杯中,每次间隔二分钟,到入七成满时再泡三分钟就可以出汤饮用。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清,叶绿,清香。大家不仿一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茶庄人多,有气氛,有环境因素,心情因素。同样的茶有可能在茶庄喝着香。也有反着来的人,一个人慢慢评味,反而能喝出别样的味道,禅茶一味。
吃饭喝酒也是一样人多就是喝的兴起,饭菜格外香人的特性,看看小孩子也是一样,两个小孩子在一起吃的格外香,抢着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经常喝茶却对茶道不甚研究的人。在我的记忆里,喝到过上品的茶叶味,却无法复制当时的情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曾在苏州吴县的洞庭湖西山的一家机械厂担任过一年多的星期日工程师的。西山某厂待我如上宾,早春的茶叶,初夏的杨梅枇柏,秋天的桔子,西山犹如我的家乡一般的。尤其是春天的碧螺春,好几千一斤的,厂家给了很大的面子,给了弍两。我携帶着茶叶到了无钖的锡山,爬到山上一游。遇到了几个道士,我是和道家是有缘有份的。我拿出茶叶,道士提供钖山的泉水,于是好茶好水好人配伍,几个小时在香茗清泉道家养生中度过。依依惜别之际,我留下了几许茶叶,那时那刻那景至今历历在心。拿回的茶叶,你再也泡不出山的滋味了。茶的香味,是与景与人与水休戚相关的。
前一年,亲戚家请客,在富民路一帶的花园住宅里吃饭,一壶单丛茶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因为工程建设的项目,到过卅,在梅州一带,喝过单丛茶,也自己购买凤凰单丛,只是觉得别有一番风味。这次在花园洋房的飯店里,我是折服了,単丛茶叶如此好喝。现在我的茶桌上至少有三、五种的单丛,有的还可列入珍品,可是我寻找不到我曾经的感觉。心仪的茶叶竟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仿佛与佳人一样,讲究一个缘字。茶叶和酒和烟和咖啡一样的,是人生的乐趣,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只是一直传闻,酒不可过度,烟要禁,咖啡是好东西,就是茶过浓过量会醉人的会伤胃的。凡事不可过度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泡茶都有它独有的特性,对水与温度有着特别的亲和力。
茶是艺术品,冲泡一壶好茶,从来没有不变的比例和配方。
喝茶的学问,不仅体现在口感的香甘清活。
也体现在泡茶过程中对茶叶的掌控。
才能让一泡好茶在我们的手中体现出它的价值。
当然同一款茶,第二次泡,第三次泡,总觉得喝不到上一次的味道。
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总感觉有所不同。
作为茶客,或许会因为喝不到同样的茶而感到遗憾。
作为茶人,可能更加苦不堪言,明明茶品一致,却总被客人疑惑。
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泡茶这件事情,武夷山的茶人们素来考究。
虽没有日式茶道焚香沐浴那般夸张,但是也是十分重视喝茶这一事儿的。
品类繁多的中国茶来说,不同的茶品、空间、人物。
茶人们会搭配不同的器具、投茶量、水沸的程度、冲泡的时间等等。
也因这特别的仪式感,形成了中国茶特有的茶艺。
为什么每个人泡的茶风味都不同?
不同的茶品、不同的器具、不同的水质、投茶量、水沸的程度、冲泡的时间等等。
都会是品茶的影响茶叶的口感的关键因子。
所以导致茶友们会产生回家喝不到想要的味道的感觉。
出汤时间,泡茶器的不同,水温的不同,都会使茶叶内含物浸出呈现梯度分布。
时间太短了,发挥不出韵味,时间太长了会影响它的鲜美。
水质太硬香气出不来,水质太软泡出来会苦涩。
这些都是影响着冲泡口感的因素。
经过多番总结,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储存环境,天气影响
环境、心情的影响
时间的影响
水质的影响
当然喝茶泡茶更讲究看人泡茶、因茶而异、因人而异。
在业内,不会泡茶就像一位老师不会识文断字一般。
接待的是什么客人,该用什么品种、品质的茶叶,水温该怎样控制,用怎样的沏茶器具。
掌握了这些“密码”才能给到茶友最好的品饮效果。
当然喝自己喜欢的茶,用自己适合的冲泡方式去品饮,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茶。
毕竟喝茶是件自在而又痛快的事情,口感第一才是王道呀。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