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在学校门口打骂孩子,你怎么看这件事?
孩子,家长,自己的家长在学校门口打骂孩子,你怎么看这件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长在学校门口打骂孩子,你怎么看这件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在学校门口打骂孩子,这肯定不对。
古人总结过教育孩子的原则,其中有”七不责“。
第一,“对众不责”,指的是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去责怪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指的是孩子已经感到后悔时,就不要责怪他了。
第三,“暮夜不责”,指的是晚上睡觉前不应责怪孩子,这样会让孩子睡不安稳。
第四,“正饮食不责”,指的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责怪孩子,容易造成孩子脾胃不调。
第五,“正欢庆不责”,指的是孩子兴高采烈的时候不要责怪孩子,孩子情绪变化太大,对健康不利。
第六,“正悲忧不责”,指的是孩子情绪不高的时候不要责怪他,会让孩子更加难以摆脱负面情绪。
第七,“疾病不责”,指的是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怪他,会影响身体的恢复。
看,第一条就是“对众不责”。家长这样做,实际是无能和推脱责任的表现,无非是想表明:我是管孩子的,孩子犯错、不争气可与我无关啊。
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想到自己的面子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孩子也有尊严,需要被保护。可以想象,这个家庭中亲子关系一定是不和谐的,家长粗暴,孩子淘气,估计家长最为头疼的就是孩子不听话,还会觉得我之所以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你,就是因为你不听话。
事实上,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是否有效,多数情况下都不取决于家长的话是否有道理,而是更多取决于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心理咨询师苏珊在《陪伴式成长》中指出:亲子关系就像一座银行。家长给予孩子的关心、爱护和照料等,相当于存款;家长对孩子提出的建议、意见和批评等,相当于取款。
我们都知道,在银行得先存钱,再取钱。即便能够“透支”,也是有金额限制和时间限制的,一旦没有及时还款,信用值降低,透支也会变得不可能。放在亲子关系中也是一样,如果家长没有对孩子付出关心和爱护,没有照顾到孩子的自尊需求,又怎么可能指望孩子事事顺自己的心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大后我就变成了你”,孩子是一面镜子,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他豪无隐藏的记录复制,成为他人生的“财富”。
在公众场合打骂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熊孩子耍起熊来,家长看见就要上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习惯武力镇压。我就曾经在一商场就遇见了类似这样事件,没忍住,想上前了解一下情况,结果被臭骂一顿。“我自己的孩子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是啊!能怎么办呢?难道打一架?可怜的娃!可怜的父母啊!
长期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会让孩子自尊心少的可怜,甚至自卑;会让宝宝做事退缩,缺乏主见;不会与人交往,没有朋友;有暴力倾向,多重人格等,影响孩子的一生。
大人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负面情绪抛给孩子。
育儿先育己!如何养育孩子是父母必修的功课,首先要懂得孩子,才能对症下药,建议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先去自己修炼一番,才算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轻重缓急的吧!题主这问题太模糊了。首先分孩子做错了什么,学习问题回家教育,但安全和法律问题你不第一时间教育制止,等回家以后,就没效果了。其次就是方法方式问题。骂可以是引导教育,也可以是骂街,打可以是简单的拍手掌,也可以是野蛮家暴,过激的教育其实在哪都不适合,别说在校门口了,在家里也得影响邻居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家长在学校门口打骂孩子,打掉的是孩子的自尊,骂掉的是孩子的自信,换来的是孩子的自卑和逆反,彰显的是家长的无知和嚣张,无知的爱就是伤害。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就是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差别。普通家长教育孩子凭感觉、经验和个人情绪,用打骂击毁孩子胆量,所有孩子的叛逆都是家长逼的,你的孩子对你叛逆,对别人却非常友好,为什么呢?因为你总在要求孩子,你总在逼孩子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你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没有真正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是需要家长给孩子提供无限的耐心和成长的空间。在孩子教育中,作为强势群体的父母,若能在孩子犯父母所认为的错时,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孩子也许会更加体谅你的难处和用心,更乐于接受你的教诲。
总之,作为父母,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永远不要用指责、谩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孩子要多讲正面的,不讲负面的,要做孩子的陪伴者和规划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产后两个月多了,焦虑症复发,怎么办,哺乳期呢,奶水又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