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能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孩子,家长,老师家长能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初中孩子不爱学习,每天就是混,有什么具体的好办法可以帮助改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翼翔老师。我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位家长。可以说,绝大多数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学习动力犯愁。
孩子学习没有东西,靠大人的催促往前赶。走着走着,大人累了,孩子也累了,亲子矛盾就出现了。
关于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有很多的解决方式。但是大家一定要加以辨别,如果有人说能简单地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那么基本上都是不靠谱的。
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是有方法的,但是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学习的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实际上,我们主要是希望孩子有内部的动机。因为只有内部动机才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动机。
首先来看外部动机:
1、奖励
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一般都是利用这个方法来调整孩子。比如奖励一些小礼物,用一些小红花做精神鼓励,最后积累起来换一个大礼物等等。适当的奖励能够驱动孩子去学习,但是过度依赖奖励也管理孩子也会出现副作用。比较典型的就是孩子长大之后对物质奖励的敏感度越来越低,以至于物质奖励无法有效驱动孩子。最典型的就是当孩子到了初中之后,老师的奖状或者是小礼物已经无法对孩子构成吸引。
2、惩罚
如果说奖励对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惩罚则是为了让孩子逃避痛苦而采取的一种驱动方式。现在普遍的做法是罚抄写、罚站、点名批评等等。
低年级的时候,惩罚会有比较大的约束力,一般小孩子都害怕被惩罚。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老师当做至高无上的存在,普遍很听老师的话。家长最大的感受应该就是孩子在别人面前比较乖,但是在家里就容易没有规则。
3、讨好大人
这是一个隐藏的外部动机,也是大部分乖孩子的动机。讨好父母和老师是这类学生的特点,一般这些孩子还都是成绩比较好的。
但是危机在于到了青春期之后,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听话和乖巧换不来期望的成绩,接下来的不满和失望也会大幅的降低学习动力。
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不适合用猛药,在于日常中的潜移默化,让它逐渐成型。
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难度要适当
过难或者过易的学习内容,都会损害孩子的学习动机。实际上和我们平时的感受是一样的,如果一件事情太难了,听上去一头雾水,你是决计不会对它感兴趣的。就像是看电影,假如你不喜欢看科幻片,那么就算是带你去看顶级的科幻大片,你也是兴趣全无。
同样的,太过简单的内容,重复多了也会非常无聊。人是需要一些挑战性的,特别是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需要一些进阶的内容来提高自己。
就像打游戏一样,如果每天只让你完成一些你已经很熟练的关卡,就是不给你往下挑战,那么估计你一下就会没有兴趣了。
2、成就感很重要
成就感其实是一种正反馈,能够驱动学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成就感可以是一种掌握的感觉,这是最根本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学自行车,一旦感觉自己能够掌控自行车,那么就会有一段很强烈的瘾。我们会不断地练习,乐此不疲。我记得小时候刚学会骑车那会,经常晚上摸黑练习,热情高涨。
成就感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得到外界的支持和认可。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可和支持。而且这种不认可是长期的,非常密集的。
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每一个课堂,这些学生都可能会感受到被否定的感觉。如果加上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骂,那么对学习动力的削弱无疑是非常大的。
3、自主性
孩子能够自主性学习是每个父母的梦想。然而事实上,能够自主学习的孩子实在太少了。自主学习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需要孩子产生渴望,并且自主实践,感受到结果,形成正向反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己能掌控的感觉。
训练自主性最好的方式是从孩子的兴趣入手,给孩子制定计划和目标,通过孩子自己把控过程,最终实现目标。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会有些痛苦,但是最终的目标达成能够给孩子带来喜悦,并且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对自己有更深的掌控和认识。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打游戏的时候很积极,这种动力能否迁移到学习上来?
答案是几乎不可能。因为打游戏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只是把游戏当成娱乐而已。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到孩子,主要在于:
有乐趣,竞争不强,不怕失败,没有大的挫折,能够快速得到反馈。
但是事实上,如果你是训练孩子打游戏,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孩子会对游戏失去兴趣。
想象一下学习中会遇到的情况,把它们转换到游戏中试试看吧:
1、每天讲解一个新的关卡,并且一定要打熟练。而且全班排名,排名靠后的被批评,要求加练。有个详细的要求必要达到,时间把控,速度要求,准确度要求都要达到最好。
如果用训练游戏运动员的要求来安排孩子打游戏,孩子会很快对游戏产生厌恶。你如果不信,去问问专业运动员怎么训练的就知道了。
2、每周考核一次,排名靠后的罚打100盘第一关(举例子)。
3、每个月,每个学期在集中考核一遍,做得不好的每天要求反复训练做得不好的部分,直到熟练为止。
4、每次训练的时候家长在旁边监督,如果发现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的,时时叮嘱、批评。
可以说,如果是用上面的方法让孩子打游戏,不管是什么喜欢的游戏,大部分孩子不久就会对游戏没有了兴趣。
游戏尚且如此,学习也是一样,过多的考试,排名和评价让很多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丧失掉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考试,不能没有排名。毕竟最后的高考是靠成绩论英雄的。家长应该怎么办?
1、淡化成绩
学校的老师对成绩的要求已经让孩子压力山大,孩子一回到家,家长又盯着孩子的成绩说事,结果就是没有几个孩子能够扛得住这样的压力。
2、趁着低年级训练孩子的自主性
自主性就是自己能够应付学习,这里不是说能够考最好的分数,而是孩子能够独立面对学习,即便是考不好,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家长认可孩子,不断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如果孩子喜欢轮滑,那么就鼓励孩子训练自己;如果孩子喜欢跳舞,那么就鼓励孩子每天坚持。从孩子喜欢的地方入手,帮助孩子形成一套做事的习惯,孩子就能逐步地掌控自己。
3、给孩子创造一个支持的环境
学校的学习不是全部,家长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一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的一部分,规范孩子的生活,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里面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对自己有个合理的评价,这份自我认可的信心才是支持孩子的重要资源。
上一篇:对于商品期货市场,您如何理解以基本面和技术面为核心的交易体系各自的优缺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