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光绪这位皇帝?
光绪,皇帝,慈禧如何评价光绪这位皇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光绪帝,大清帝国的十一帝,不如说是大清帝国的一帝。其后的宣统皇帝在位三年,也只是孩童。也是中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成年皇帝。
他本有心将摇摇欲坠中的大清王朝再拉一把,却也无力回天。面对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固守,光绪皇帝的内心恐怕不是我们所能体会的了。
在位三十多年,他或许有多种改革办法,却没能如愿一个。或许真是生不逢时,假如他出生在一百年前,又该是另一番别论。郁郁而终的是光绪帝。奄奄一息的是大清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不逢时,志大才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光绪帝的评价,我比较赞成范文澜先生的观点:“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有所作为”。
光绪帝作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颇有作为”的青年皇帝主要表现在他亲政后的十年间(1889-1898)所发生的两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件中作出的积极表现。一是中日甲午战争,二是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光绪帝在甲午战争中站在爱国家、爱民族的立场上“一力主战”,他反对妥协痛斥顽固派割地求和的可耻行径。经管最后这次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然而,无论是在战争过程中,还是在后来签约、准约的时候,光绪帝始终以鲜明的态度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使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因而历史对他是无可指责的。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光绪帝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经过深刻的反省后毅然主持维新变法运动,给予维新派有力的支持。在变法过程中,他亲手描绘了近代中国第一副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并全力推进,企望付诸实现。他不愧是这次维新运动的实际决策者和颇有作为的维新元首。光绪帝抬头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低头看民众,主张广开言路。他不仅允许低级官吏进呈变法奏疏,甚至丢开“祖宗成法”的束缚,鼓励绅商士民上疏言事,颇有民主作风,他不愧为一位开明君主。记得当时曾有顽固者阻拦说:如果把这些权利都分给下层民众了,那皇上就没有大权了!光绪帝毅然驳斥了他说:倘若能够救中国于水火,我即使没有了权利那又有什么关系!这话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光绪帝作为衰世皇帝,他具有励精图治,救亡图存的进去精神,同时又有对慈禧太后的独断专横逆来顺受的软弱性格。这是他从小就被束缚、被压抑造成的后果,加上当时的情势,使他不敢也不能与太后彻底决裂。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在这方面过多的苛责他。这造成了国家的悲剧,同时也造成了载湉个人的悲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光绪皇帝不能全是昏君,因为他曾在清王朝面临灭国威胁时。也做过很大的努力,奈何失败了,不可想象如果维新变法成功了,国家将是另一个面貌,只能说光绪皇帝有心但无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昏暗的晚清唯一的一点光亮。
他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志大才疏,本已亲政十余年,结果还是被人给拉下了马。
他激进式的改革,本质就是不成熟的,所以后来才会被朝堂上下反对。
但那时的大清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如果不改革,王朝崩塌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戊戌变法也是变相的革自己的命。
废了科举,罢了三品以上的大员,甚至直接绕过现有的行政体系,都是应当为之的事情,但没有适合的体系代替,被这群大员反对是迟早得事情。
光绪能力不足,但慈禧和那群官员又有什么能力呢?他们当政中国就有救了吗?
他们夺权后的大清,哪个不比光绪时期昏暗,他们不改,那么总有人会来改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特别讲究天意,运势,这种东西虽然虚无缥缈,但不得不说一个皇帝的运气好坏确实能左右一个国家的走势。
撇开以慈禧为代表的内部肿瘤以及以列强为代表的外部毒疮,光绪本人其实是个勤勉好学,励精图治的皇帝,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的著作就可证明这一点,可惜,单凭他一个人很难挽救大厦将倾的清帝国,而且他本人的运气也实在太差。
对于封建王朝统治者来说,祭祀礼仪和建筑规制与国力的兴盛关系密切,尤其是明清以来,北京城九坛八庙的建设与祭祀几乎就没有间断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坛,天坛内祈谷坛上的祈年殿和圜丘坛是祈谷和祭天的重要场所,然而就在光绪亲政的那一年,却发生了灾祸,也给这位年轻皇帝未来的亲政之路蒙上了阴影。
上一篇:魅族note9,魅族16X,红米note7 pro,该如何选择?理由,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