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奕訢为何败给了慈禧?
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訢为何败给了慈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光皇帝驾崩后,藏于太和殿“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诏书写的是:“传位于奕詝,封奕訢为恭亲王”。明明是传位诏书,却把另外一个儿子也安排了,足见道光用心良苦,生怕身后兄弟阋于墙,发生夺嗣之争。身为皇子时,咸丰就防着奕訢,当他当上皇帝依旧处处提防着这个能干的六弟,即便在热河托孤之时也还是任命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而对留守京城的奕訢仍不忘防备。
说回慈禧和奕訢的叔嫂关系,他们之间完全是一种政治联盟,联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顾命大臣,改元“同治”,垂帘听政已成定局。共同的敌人消失了,慈禧的政治实习期一过,奕訢的剩余作用也就所剩无几了。毕竟,两人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情。
从能力上说,奕訢当然高过慈禧,然而奕訢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恃才傲物,没有一支可靠的政治班底。而在政治手腕上,慈禧虽是一介女流,却更为老辣,除肃顺,联合奕訢,最稳后再疏远乃至拔去奕訢的本兼各职,显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奕訢明显低估嫂子,高估了自己,轻敌使得自己成为了慈禧的一枚棋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奕訢的地位骤升和声望日高,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按捺不住了。1865 年3 月31 日,籍籍无名的翰林院编修蔡寿祺居然上奏弹劾奕訢,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蔡寿祺不过是一名品级很低的学术圈官员,他居然敢摸老虎屁股,显然不是借酒撒疯,一定是来自高层的授意。果然,一向对恭亲王偏袒有加的慈禧太后突然翻脸,免去奕訢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而奕訢则开始意识到,如今的大清不需要“周公”,一切权力归“圣母”。据记载,最终恭亲王像个犯错的小孩,来到在太后面前“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恳求后者的宽宥。鉴于当时的形势还离不开奕訢,慈禧太后见好即收,“慷慨”地允许奕訢重新上岗,不过还是顺便剥夺了其“议政王”的头衔。
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后,奕訢终于明白了一个硬道理:权力是太后给的。在此后的政治生涯中,这一教训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数十年如一日悬挂在他的头上。虽然后来心气颇高的恭亲王也曾在局部战场上予以反击,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遭到更沉重的打击。1868 年,正是在奕訢的大力支持下,山东巡抚丁宝桢果断杀掉了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此事虽然着实令奕訢出了一口恶气,但不可避免地招致了慈禧太后的忌恨。1872 年,当同治皇帝准备重修圆明园作为对母后的献礼时,又是奕訢纠集一班大臣极力劝谏,从而进一步触怒了慈禧太后。1881 年,随着慈安太后的去世,奕訢失去了在宫中可以制衡慈禧太后的唯一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慈禧手段多,后面有男人帮她顶住了朝中的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晚清的恭亲王奕訢 。虽然在争储的过程中,因为策略出现问题,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但是,在咸丰同治和光绪帝前期,确实在当时是个很重要的人物。
应该说恭亲王奕訢的才智能力,咸丰皇帝确实万万也比不上。对此不论是他们的父亲道光皇帝,还是咸丰帝自己,都心知肚明。甚至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太后对此也很清楚。
从咸丰帝开始,他们对恭亲王奕訢的态度也很清楚,是典型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一方面充分利用奕訢的政治才能和智慧,解决当时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则找出各种理由和借口,对他进行打压。防止奕訢的权力过大过重,影响皇权。
于是奕訢这一生中,几度沉浮。
在咸丰登基的最初几年,对于奕訢,可谓赏赐有加。比如说把原庆郡王府,即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的府第赐给了他。又令他奉旨在军机处行走。随即因其母病重,请求咸丰帝册封皇太后一事,得罪了咸丰皇帝,被罢免一切职务,回上书房读书。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奕訢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在他的主持下,分别和英法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使大清国躲过了一次亡国的危机。他在主持议和以及大量的善后工作的过程中,赢得了西方对他的好感。这对他后来展开外交活动创造了条件。
挽救了大清命运的恭亲王奕訢,
随即就深深地体验到了什么叫排挤。咸丰去世前,任命了赞襄政务八大臣,堂堂的恭亲王奕訢连老九都没排上。甚至只让他留守北京,不允许他前往承德奔丧。
所幸的是,慈禧太后除掉赞襄政务八大臣需要奕訢的支持。于是,在叔嫂密谋之下,成功的发动了辛酉政变。其结果就是赞襄政务八大臣集团被彻底摧毁。出现了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联合执政的局面。
奕訢也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不但他本人被封为议政王,而且军机处也都换成了他的人,全面控制了中枢机关。他又身兼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从而控制皇族事务和宫廷事务大权。他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的职务主管王朝外交事务,自此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权势赫赫。
奕訢位高权重,自然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忌惮。很快,在慈禧的指使下,奕訢被人弹劾。最终免去了议政王职务。
到了同治13年,奕訢因为劝阻同治皇帝,不要重修圆明园。同治皇帝大怒,发朱谕革其亲王世袭罔替,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次日发布。八月初一日,两宫太后干预,赏还亲王世袭罔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