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临习文徵明行书需注意之处?
行书,二字,他的临习文徵明行书需注意之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临习文徵明行书需要注意之处?
文徵明行书潇洒随意,灵性十足,妩媚多姿,有书仙之气。
首先说选笔,应是纯狼毫小长锋为最好,用纯狼毫勾画笔也好,主要是笔要有弹性,有笔尖,小巧易书写。
再说先纸,以熟宣为好,初学毛边纸写好,因为字小,写的快,生宣散墨快易成黑疙瘩,分不清笔路。
选墨汁要选含水量适中的,太浓易干燥写不出字,太湿阴纸。保持适宜浓度可流畅书写。
要写好文徵明行书,一定要有楷书基础才行,你才能分清主笔与次笔,主笔建骨架,才显挺拔有力,次笔环绕方显潇洒随意、妩媚多姿。
练书法要选择安逸的环境,最好要保持两小时左右的时间才有效果。写时要心静宁神,运力于笔尖之上。你象一位剑客一样,进入最佳战备状态,待一声令下,只见亮光剑影,而不见真人矣。这样书写才有激情,笔划才是活的线条,才会神釆飞扬。如果人不进入状态,而只是随便练练手熟儿,则功效不大。
行书书写要注意节奏,主笔要贯力稍慢以求力透纸壁,骨感清奇;次笔以加快增强灵性神韵。
感谢邀请,学书法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它是人全面素质的体现。平时要健身以求体能,要多读书多观察多领悟以修养灵魂,要多追求精神文明,看淡物质文明,这才是超然的根本,才是直追书圣的境界。书人合一,物我两忘,真正沉漫在书写的快乐中,才是学书真谛。
学书
七律
学书之路如修仙,
刻苦读书览圣贤。
滴水穿石功夫炼,
风花雪月意情连。
学书贵领兰亭韵,
习草张芝草圣传。
下定决心书法路,
高洁人品拜屈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习文徵明行书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文徵明行书的用笔特点
文徵明汲取了赵孟頫的圆润、欧阳询的严整、二王的飘逸和黄庭坚的清劲。起笔多用露锋,或露藏兼之。行笔中锋,筋骨血肉匀当。转折处方圆兼用,富于变化。点拂波捺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笔笔有自,处处见法。用笔之妙,珠圆玉润,清气拂颊,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姿媚之内。特别是八十岁以后的作品,心手相忘,全以神运,出神入化。清人评价道“衡山太史书画瓣香松雪,笔法到格,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味,别敞逕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二、文徵明行书的结字特征
文徵明的行书结字,与米芾风格迥异,绝无大起大落的左欹右侧,稳健如赵松雪,又不囿于赵书。在稳健的同时,个体字的布白又十分巧妙。文徴明书作的单个字在平正中,通过阔白、开张、上提、错位等方法,经营好内部空白,轻重虚实相称,使得结字活泼,富有动势,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含秀姿于端庄之内。文徵明的结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带画意,常常将山水兰竹的画法参入笔画,或穿插萦带,或枝叶相叠,画意横生,如“风舞琼花,鸟鸣竹涧”。
下面就文徵明行书代表作《滕王阁序》为例,将其行书结字特点进行讲解:
1、宽展舒和
文征明结字平整、方正,中规入矩,同时也不失宽展舒和,它主要表现在撇捺的舒展开张上。如“人”、“天”、“金”、“太” 四字。
2、放中有敛
文征明结字总的印象是在放纵中紧敛。如“光、花、 吾” 三字的下部放纵而上部紧敛, “东”字的撇捺欲放又敛,既落落大方,又差差答答, 矛盾相统一。
3、讲究意连
文征明行书中,笔画之间章丝连接不多,他比较讲究笔画之间的左顾右盼,看起来是断开的,但相互之间气韵是相通的。如“徐、分、临、张”四字的不相连笔画。
4、疏密有致
文征明行书中,大部分字的笔画疏密比较均匀, 也时而出现一些字的疏密对比较为强烈的字。如“物、度”二字疏密较为均匀;如“在、视”二字上密而下略疏。
5、向背成势
向背,即相向和相背。相向,就是字的左边部分向右,右边部分向左,如“访、水、竹”三字。相背,就是左边向左,右边向右,如“推”字。不管是相向还是相背, 字的内部都应顾盼成势。
6、揖让避就
为了使字的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 有时将字的某一部位揖让避开, 留出位置让另一部位舒展。或让字的笔画伸缩得当,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整体。如“虚、権、樽”三字的左边部位向上移,让右边部位向左伸展。如“灵”字的上中下三部分,或长或短,相互伸缩,默契配合。
7、款侧互倚
文征明很注意字的款侧变化,在他的行书中尤其以左款右側的字居多,但款側倾斜度不大。如“陈、仙、柱、秋”四字。
8、长短不一
在一幅行书作品中,字的长短时而变化不一。如《滕王阁序》中“上”字的笔画少却写得长,如“出”字的笔画较多,却写得短些,如“流、孤”二字笔画相当,但“流”字长,“孤”字短。
9、大小相杂
在一幅行书作品中,字是时大时小,互相交替出现的。如《滕王阁序》中两个“之”字, 一大一小,“引”字小,“序”字大。
10、行而兼草
一般来说,行书作品中是行书与楷书、行草、草书并存的。文征明行书中,主要表现是行书中偶然出现几处草书写法。如“长、主”二字是行书写法,“惊、阳”二字是草书写法。
11、避免雷同
在文征明行书中, 这一特点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同画异态:即相同的笔画写法不同。如“三、谁”二字的横画的变化。
(2)同旁异构:即相同的偏旁写法不同。如“驻”二字的“马”旁的写法不一样。
(3)同形异化:即同一个字中的相同部位的写法不同。如“昌”字的“日”和“日”的写法不同。
(4)同字异变:即相同的字写法不同。如三个“州”字的写法不相同 。
三、文征明行书的技法要领
下面就文徵明行书代表作《滕王阁序》为例,将其行书技法要领进行讲解:
1、点画
(1)短点:露锋入笔即顿,点画短而饱满,笔意承下。如“元、新”二字。
(2)长点:露锋轻入笔,逐渐向右下行,收笔较方。如“尺”字。
(3)平点:起笔逆锋,笔势较平,收笔较含言。如“高”字。
(4)竖点:露锋竖向下顿笔,似側锋写出。如“宇”字。
(5)带钩点:点画收笔时带出一钩。或行笔稳健,如“东”字;或行笔轻快,如“徐”字。
(6)左右点:一左一右二点,左点顿笔向右,与右点起笔相连,右点顿笔应左,左右相互呼应。如“原”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