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听课不知道该听什么怎么办?
老师,教师,学生听课不知道该听什么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还要,通过教学行为,看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看教师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本为本。看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还要看教师的文化素养等等。
假如教师能从上面那几方面做足功夫,那样去听课,自然会门道来。对评课也就自然心中有数。当然,评课不必面面俱到,宜抓住亮点大做文章;提建议,也是主要问题进行讲。如果抓住鸡毛蒜皮大做文章,会让人无所是从的。
因为一节课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往往会顾此失彼,但时间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要去解决主要问题,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在必得。
一点愚见,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发表你的看法。谢谢!
田戈教育,专注教育。更多精彩期待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题主可能没有说明白,这个听课是指学生听老师上课?还是说教师听教师上课?既然如此,我就把对这两种听课的理解都说一说。
学生听课
学生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听过教师的讲解, 去理解本课的新知。
在学生听课的过程中,我认为学生要听的最主要的有下面两方面。
1、听懂本课的知识点是什么
这是一节课的根本,要听懂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这样你的理解和思考才能更好的帮助你学习新知。
2、听教师传授的解题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
现在的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策略。比如数学问题解决的解题思路,如何分析问题,语文阅读的阅读方法,英语如何通过前后文去理解不认识的单词,如何去完成一篇较好的英语作文等。
教师听课
教师的听课目的在于通过听他人上课去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课堂,或是帮助他人提升课堂。
1、听课堂环节
一节课的环节应该是清晰的,清晰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而模糊或是相互混淆的环节,则可能会让学生对教师所表达的含义不清晰。
2、听教学内容是否得当
教学内容是否得当,主要依据的是课标和教材,在听课过程中,要关注的就是能否将应讲的内容都呈现出来,能否突出重难点。
3、听教师语言
上课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上考验的是教师语言的能力,良好的课堂语言,清晰的课堂提问都是一节好课的必备条件。
4、听学生
关注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发言情况,课堂的语言表达,学生与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
5、听课堂开放度
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逐渐开放的,一节课的开放程度,影响的就是这节课的学生能力提升点。
6、听教学策略、听情景设计……
简单说了一些自己的拙见,欢迎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干货|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笔记来提升听课效率❓
思维导图实战派_汪志鹏
有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习能力好的人,往往建立了清晰稳固的知识网络结构,他们能够迅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从而迅速将新知识放入已有认知结构中。所以我们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练就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本领。
那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思维导图非线性的思考方式和可视化的呈现形式,来激发和整理思维,从而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促进我们的学习呢?接下来几天,我会通过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和复习五个方面来一一介绍。
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笔记来提升听课效率?
边听课边做笔记,难度相对于阅读文章时做笔记而言要难一些,一是老师的语速和所讲内容的节奏不可控,需要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其次,老师上课时比较容易出现跳跃式的内容,不象书面文章那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这时候,思维导图就可以派上用场,因为我们不需要事无巨细的记录老师上课的所有内容,你只要掌握有意义或重要的关键词就可以了。那么,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笔记来提升听课效率呢?下面我从听什么?怎么听?如何练?三个方面来讲解。
一、听什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对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前一篇文章:思维导图笔记和传统笔记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可以了解到,思维导图在笔记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因为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不是为了简单地记录知识点,而是在知识点中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听以下内容:
1)听老师讲课的线索
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老师的讲课思路,例如:与时间顺序有关的信息,因果关系的原因与结果,问题的成因、影响、解决方法等,把零碎的“珍珠”串成“项链”,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从老师的思考视角对知识进行加工,从认知负荷理论看,只有把零碎的知识串连成有机整体,扩大组块的容量,减少组块的数量,才能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2)听新知识自身的内在联系
老师讲课的线索多是线性化的,老师反复重复的地方、声调激昂的时候、放慢语速停顿时、转折语之后的内容,都可能是重点出现的时候,在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聆听,找出关键词记下来,并且不断去发现知识内部的联系,还原知识本身的内在结构。
3)听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听课过程中,及时地把自己的理解添加到思维导图中,这样新旧知识就有效建立起了联系。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时,尽管老师的思路是线性的,但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时把内容添加到合适的地方去。
举个常见的例子:老师说“我刚才讲×××的时候忘了一点”的时候,如果选用传统笔记,学生大多会按其老师的讲解顺序记录在密密麻麻的文本中,这对理解和复习都非常不利。但在思维导图笔记中,学生能方便地将其补充到合适的位置上。可以看出,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动态加工的过程,能帮助学习者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深入理解。
二、怎么听?
1)提前预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