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封神演义》商周时期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陈塘关总兵”明朝才有的官职?
明朝,封神演义,作者《封神演义》商周时期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陈塘关总兵”明朝才有的官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借古讽今
明清时代的小说很多都有借古讽今的特点,比如《西游记》,猴王出世之后,因为他不服气这天地不公,便大闹了天宫,这也是明清神魔小说的特点,总有一些反抗意识加入其中。
大家所熟悉的《红楼梦》,看起来是描写了宝黛爱情,可是在这之外,大家看到的是世事无常,与一个家族的兴盛衰败, 在书中更能看到一个家族腐败的源泉。
明清时期的小说家,往往会利用这种“春秋笔法”,让人们在欢乐或者悲伤之余,透过文字去鞭挞时事。
封建统治者肯定不愿意在小说中看到不和谐的声音,如果过于直白,不要说小说无法流传,可能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很好的例子。
小说往往讽刺的是现实,反馈的也是现实,但是过于直白,却并不能给作者带来好处。
商纣王的残暴,妲己的妖媚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亡国之像。
作者写的是演义,历史未必如此,加上他所处的时代,信息还是很闭塞,所以出现明代才有的官职,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在利用商、周更替来编织神仙体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不能当史书看而较真。江油是二郎神杨戬的道场:米朗指迈锡尼文明,系郎指斯巴达文明,两郎构成“彝”字。彝跟虞古代同音,舜帝姓虞因“岁差”效应,导致海平面暴涨从欧洲迁来中国。可知李靖和陈塘关,乃《希腊史诗》的特洛耶城,记述赫梯帝国灭亡。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是哪吒的化身为阿那萨兹人,跟李天王不是父子关系。四海龙王来自地中海、黑海、里海和咸海。特洛耶扼守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李姓源自《伊利亚特》为突厥人祖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神演义》明朝作者许仲琳,为了突出托塔天王李靖在凡间生平事迹,把当时代官衔地名串岔了,因为长篇大作,年代久远,有点睚眦也正常了。就像一个人显示自己很有水准,与人交谈用标准的普通话,交谈的时间久了,不随意就夹杂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来了。因为人太注意了,觉得很累了,不经意就显露出家乡或时代的本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神演义》很多人喜欢看,并不是想看商周那段历史,而是被作者的奇异的想象力吸引。《封神演义》是小说,不能当史书那么看。《二十四史》比较严谨,但又有多少人看呢?
写小说一为传名,而为谋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种种迹象表明,《封神演义》作者是下层文人。原书刚出版时销量并不好。1624年,明代文学家钟惺去世,1625年,书商为了提高小说的销量,假托钟惺的名义出版了《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有当时名人遗注做背书,小说销量大增。作者名利双收。显然,《封神演义》打开销路,并不是因为作者水平提高了。
当然,名人背书只是增加了曝光量。优质的内容才是王道。
《封神演义》吸引人的是瑰丽的想象力。
小说的阅读者要比评书的观众文化水平高于一些。当然也只是高一些。他们认字,有一定文化程度,但是对古代地名、官职、文化、法律,这些专业性强的知识基本上是空白。他们看书大部分是为了猎奇、打发时间。他们不会像现在的观众一样,随时借助网络,指出某部作品的时间、人名、地名错误。
作者的取巧之处,就是直接用当时的人名、地名、官职名,这样,读者有种认同感,阅读起来更加方便。何况,《封神演义》并不是一部地理专著,不需要像郦道元的《水经注》那样严谨。不但这样,它连《三国演义》那样依托史实的三分虚、七分实也不用做。它的重点在“封神”,能把神仙的事儿梳理明白就行了,能把当时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有机的融进小说里,就算成功。
作者不但做到了这些,还注入了作者的奇思妙想,而这些奇思妙想,才是《封神演义》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杨戬变化无穷,哪吒莲花化身,雷震子肋生双翅,杨任手心长眼;五行遁,十绝阵,三霄、三教、化三清;临潼斗宝,斗阵收妖。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封神演义》的毛病不在地名、官职,而在思想内涵。
地名、官职名采用明代叫法,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不算硬伤。下载看来,《封神演义》的硬伤是作者避免不了的,就是隐藏在神仙斗法光环下的封建礼教思想。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作者不好避免的,当然,这也是《封神演义》的思想性不如《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地方。
举个例子:李靖和哪吒的父子关系。
哪吒出生打死敖丙,是因为敖丙气焰嚣张。哪吒打死敖丙,要用龙筋给李靖做腰带。是哪吒的孝心。李靖却胆小怕事,逼死哪吒。哪吒母亲造行宫,帮孩子还阳,李靖怕被罢官,拆了行宫。这样自私自利的父亲,最后燃灯等人竟然站在李靖的一边,用一座金塔时时镇压着可能反抗的哪吒。明明错在父亲李靖,却要惩罚儿子哪吒。
这就是礼制,父为子纲。不管父亲怎样,儿子只有服从。孟子还讲:民为重,君为轻。到了明代,就只剩下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了。儒家思想精华糟粕并存,到了明代,基本上就剩下糟粕了。而这些糟粕,就是当时的全国考试大纲。作者生在明代,并没有吴承恩的愤慨,只有哪吒的服从。这是作者的硬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