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封神演义》商周时期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陈塘关总兵”明朝才有的官职?
明朝,封神演义,作者《封神演义》商周时期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陈塘关总兵”明朝才有的官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封神演义》,讲是商周时期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陈塘关总兵李靖”明朝才有的官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时代的人在写小说或者其他作品时,都不可能完整的再现过去的生活场景,何况《封神演义》是描写商周时期的神话故事,在写作中难免将作者本人所处时代的人和事体现在作品中。
《封神演义》又称《商周列国全传》、《封神榜》、《封神传》、《武王伐纣外史》。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他所处的什么年代?
可能大家会说,许仲琳就是《封神演义》的作者,其实不然,这里面有疑问的!(许仲琳现代画像)
一、《封神演义》作者的故事。
根据清朝道光时期梁章钜的著作《归田琐记》中记载,《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朝一个饱读诗书的儒者所做,并且还有一个故事。
这个儒生(并未指许仲琳),有两个女儿,为了大女儿出嫁耗尽了家财。二女儿非常生气,她的嫁妆怎么办?父亲安慰自己的女儿,将自己写的《封神传》作为嫁妆,二女婿将该书出版销售居然获得了不少的财富。这个故事还是有待商榷的。
作者意图写作《封神演义》与《水浒传》和《西游记》三足鼎立,名利双收。
二、《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我们通行说法,是明朝中后期的许仲琳所做的《封神演义》,这个根据主要来自于《封神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现存最早的版本存书在日本保存,这个版本是明朝万历年间印刷的,作者就是许仲琳。书中有记载:
“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
这里透漏了几个信息,这个人应该是南京钟山人,号“钟山逸叟”,名字是许仲琳。不过这个人的详细情况未知,是一个万历年间发行的版本,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不过现在都认可《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许仲琳。
三、《封神演义》的作者所处年代。根据现在最早的版本来看,作者生活的年代应该在明朝隆庆、万历以及崇祯皇帝时期了,也就是明朝的中晚期了。而且这本书的作者上面只是编辑,而具体作者从没有提及。
《封神演义》为何会出现“陈塘关总兵”,这一明朝称呼?
写小说的人,肯定要将作品给同时代的人阅读,真要全部用古代的写法,这篇小说的普及性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要符合大众的认知。作者处于明朝中后期,那么他的《封神演义》作品中出现明朝才有的一些称呼,那是情有可缘的。毕竟不是专业历史,而是神话传说结合商周时期的历史。
我们现在好多古代历史小说中,仔细阅读应该可以看到好多体现现在生活的说法,人们无太多阅读障碍才能流行。古代和现代一样,主要看阅读人群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说家言,不能当真,毕竟是小说,比如说二郎神,在《封神榜》里有,在神话传说中也有,在《西游记》中依然有。
而陈塘关这个地方呢?不仅仅是神话小说中有,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么一个地方,且地名相撞的情况也有很多。
古代的小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特别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除了托塔天王李靖外,还是哪吒、金吒、木吒等等神话人物。
小说也存在借鉴性,《封神榜》虽然是关于商周时期的小说,但是写这本书的人却是明朝的许仲琳。
打个比方,现在的影视剧明明都是一个名字,却出现过很多版本,比如《新白娘子传奇》,就有赵雅芝版、刘涛版、鞠婧祎版等等。
陈塘关总兵是一个什么职务呢?在《封神演义》中,这个官职就是各个关隘的将军,似乎权力还很大,他能上马管兵、下马管民。
在就书中担任总兵这个职务的也不仅仅是李靖,还有三山关邓九公、游魂关窦荣、青龙关张桂芳、潼关陈桐、临潼关张凤、穿云关陈梧、汜水关韩荣、界牌关黄滚等等。
从这些关隘的职务来看,总兵在小说里是具有很大权限的官职。
虽然《封神演义》里有大量此官职出现,可是这个官职在商代却并未不存在,反而是明朝才有。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就在明朝,那时候写小说完全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各种搜索引擎完全可以满足写作的需要。
如果没有借鉴怎么办?那就看同类型的小说啊,所以出现了很多神话人物的雷同,参见同个时代的《西游记》,一样出现过很多雷同的神话人物。
演义的实质就相当于“架空”
现在的网络小说流行一个词叫“架空”,就是不把小说放入某个时期,完全凭借想象创造出一个时代。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知否》,作者在写这本小说时就申明,这是一本架空类小说,里面的吃穿用度都与明清时有关,不过作者更喜欢明朝才把一些重要的制度安排到了明朝,但是导演更喜欢宋朝,所以又把《知否》的背景放在了宋朝。
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封神演义》带着演义的性质,也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在书中出现明朝才有的官职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真实的“总兵”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权力
在《封神演义》中,“总兵”一职,具有莫大的权力,哪吒在杀掉龙三太子后,龙王要水淹陈塘关,李靖要拿哪吒去抵命。
在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总兵儿子杀人,作为龙王不应该去找大王吗?作为一方霸主,李靖与龙王是平级的,平级之间无法处置此次事件,杀哪吒就是越级。
那么真实的“总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总兵”一词的首次并非出现并非在明朝,明朝的兵制承袭了元代的特点,在元末时,各地军阀就冠以总兵的称呼。
明初,由于连年战火、地广人稀,为了建立有效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广置军管区,建立卫所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的管辖秩序为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五军都督府和都司在名义上分别为中央和地方最高军事机构,都司下辖卫所,各都司所率卫所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听调令于兵部。
明中叶以后的总兵,作为营伍制度下武职担任的最高长官,官阶并不固定,权力高于都指挥使。
所以其权力并不是小说中描述的那般神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