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垃圾,农村,垃圾处理农村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是推广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设备。(1)将收集到的村民家中的剩菜剩饭处理变成可以还田使用的有机肥;(2)对生活污水进行无毒无害处理。
三是减少或禁止使用塑料袋和食品塑料包装。农村的垃圾最关键就是一次性塑料制品,也就是所谓的“白色污染”。一些农村地方,塑料袋等不易腐烂的垃圾遍地开花,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一旦进入雨季,坑塘、水库、河道遍布塑料袋等垃圾。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强制推行食品包装该用纸包装或可降解材质包装,同时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和使用。
四是规范一些地区垃圾填埋方式。随着农村环境综治整治工作的推进,一些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采取了就地填埋的方式,这种没有经过无毒无害处理的垃圾填埋造成二次污染,这种危害不可逆性,而且危害更深更持久。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垃圾处理费用不足的问题。采取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农户缴纳垃圾处理费为辅的方式,解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设备购买和提高保洁人员工资等资金不足的问题。
加强宣传教育,逐渐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接受、支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同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设备、保洁队伍建设,推广垃圾科学分类处理,健全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不断提升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垃圾处理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系到农村生态建设、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败。务必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垃圾和彻底治理好农村污染。
农村垃圾主要来源
农村垃圾主要来源于农民生活、生产与各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其垃圾主要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各类食品、物品包装材料,散养家禽家畜的粪便,病死动物尸体,掉落的残枝树叶,废旧遗弃物品等。农业生产垃圾主要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在实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特别是农田与养殖场残膜垃圾、秸秆垃圾等在农村大量存在,亟待对农村垃圾及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垃圾处理方式
农村传统垃圾处理
农村与城镇相比,生活条件差,居住分散,垃圾长期积累,散落面积大,环卫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基本没有环卫清扫人员,导致垃圾满地。农村处理垃圾的方式,除了少数新农村或富裕地区农村有专门安排环卫工人,像城市集中处理垃圾方式一样,其他大部分农村的垃圾主要还是处于自然放任状态为主,各家自扫门前雪,管好自己院子里的卫生,自家产生的垃圾通常送到屋前房后堆积,遇到有收废品的,能卖的就顺手卖掉。堆积多了,实在没办法处理的,能烧掉的就地烧掉,烧掉后剩下的灰尘可留作当农肥。至于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农资垃圾则基本处于无人管现象,随风飘扬,风能飘多远,垃圾就能走多远。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首先,要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的问题,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源头减量。其次,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逐步提高转运实施及环卫机具的卫生水平,建立与垃圾清运体系相配套、可共享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行卫生化填埋、焚烧、堆肥或沼气处理等方式。最后,要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
染“上山下乡”。
总之,治理农村垃圾需搞清农村垃圾产生来源,想办法抓紧处理解决,在传统垃圾处理的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为建设美好新农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不知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关注蓝湾风帆,每日说农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村都设置专门的垃圾池,每几户设置一个垃圾桶,村里有定点的人去清理垃圾到指定地点;镇政府安排专车拉到指定的地点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垃圾怎么收集和处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怎么解决?这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生态化、可持续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路子。
首先,创新一种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制机制建设。为有效改善全镇人居环境,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农村要建立了“户集—村运—县(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具体运行流程为:农户将生活垃圾就近投放入东阳垃圾分选设备进行分类处理,将分选出来的废、废金属、废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进行收集,送至村再生资源回收点进行变卖;将树叶、泥土、尘灰等可降解垃圾,采取生物堆肥的方式在东阳农村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中进行储存、发酵,转化成有机肥料,还园还田;将建筑废渣、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垃圾集中于不可回收垃圾中转屋。
村转运车辆将各组不可回收垃圾进行收集并转运至镇垃圾处理场。最后由县(镇)垃圾处理场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次,破解两大难题,着力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管机制。一是坚持标准,统一规划,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难题。按照“布局合理、经济方便、便于处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强化教育,构建机制,着力破解垃圾处理运作难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组为单位,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知识面广、专业技术强的保洁队伍,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运行经费保障机制,采取“户集一点、社会筹一点、镇投一点、县补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运行经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