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的《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虽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但都不押韵,还能称为诗吗?
押韵,古音,读音曹操的《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虽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但都不押韵,还能称为诗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古同意,知者不惑……
诗词之道,意境为先;韵律次之。
虽古之名家所大作皆以意境为上,太注重韵律恐失其意。
顺口溜、打油诗…………诗词歌赋都是语言表达的形式而已,然名传千古皆为朗朗上口、意境美的上佳之作;如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但凡懂韵的专家,沒有一个写得出一首像样的诗词来。不信你让他们写一首试试。否则文学院的教授们个个都是大诗人,不用讲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魏晋时期最盛行骈体文,曹操的这两件作品称为骈体文更合适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因为你用的是普通话,普通话最多能读中古音的诗词,也就是唐宋之后,唐宋之前语音跟普通话差别太大,不是人家不押韵 ,是你根本不会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的汉语不标准,不要乱议论古人的诗不押韵。很多古诗是押韵入声的。你不会入声,当然觉得不押韵,但这是你的问题,不是古诗的问题。古代就是押韵的,不然古人就就指出来了,也不会作为文化遗产留下来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便找本诗书,有前言的那种,看看诗的发展源流,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古音今音的区别,同样一个字,现在的读音和古时的读音可能是天壤之别,你用今音读不押韵,古音读未必就不押韵。
目前还有很多学者试图恢复古音,近期关注的少,不知道啥阶段了,反正这个事情貌似是千难万难。网上也有一些古音诗词朗读,不一定都正确,但是能让人管窥一下这种读音语调的差别,看了别怀疑人生就是。
第二个,曹操所处的建安时代,诗的发展还在原初阶段,并没有个固定的规则,你看《龟虽寿》还是四言诗,还在模仿和继承《诗经》,《诗经》又是什么时候的诗了?《诗经》里面的诗都押韵吗?经过南北朝,五言七言(押韵)的规则才慢慢确立,到唐朝成熟起来。
总结起来,大概就这两个主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押韵不能光用普通话这个方言来验证,就目前的方言种类,你用江北官话,吴语、粤语、客家等这些大类验证一下也不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的普通话发音和三国时代的洛阳音差距挺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