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太宗和明成祖都是夺位登基,为何明成祖的骂名却很多?
明朝,都是,皇位唐太宗和明成祖都是夺位登基,为何明成祖的骂名却很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长辈欺负了晚辈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唐太宗的名气很大,他的前面没有名气再大的。明成祖的名气也很大,但他前面有名气更大的朱元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世民修改了史官记录的历史,将自己的犯上作乱谋逆悖伦修改成了受迫害后的无奈抗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政治新闻,当然是因为有始做勇者,那就是清朝政府,清政府自然会对明史做一定的加工,好让自己国泰民安。具体是清朝哪位皇帝,懂点历史的自然懂得,关注我,和你聊聊历史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历代封建王朝宗室成员凭借武力手段夺取帝位的实例屡见不鲜。但是,同样是夺位登基,历经血腥杀戮,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世声名要比明成祖朱棣好得多,明成祖朱棣身上背负的骂名经久不息。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是武力夺位的方式不同。同样是武力夺位,唐太宗李世民采取的是“玄武门之变”这样斩首式政变,时间较短,不过是短短个把时辰的问题;政变范围影响小,主要是诛杀了敌方阵营的首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及其主要部属,对文武百官的涉及面不太大,且并未对其父举起屠刀,只是先让其立自己为太子,后迫使其主动退位。只是为了斩草除根,不顾李渊的苦苦哀求,将自己的子侄们(太子和齐王的后代)尽数屠戮,略显残忍。明成祖朱棣则不然,其以下犯上,以臣反君,以小宗对抗大宗,举兵南下夺位,战争历时四年之久,生灵涂炭,再加上夺位成功后对忠于建文帝的文武大臣大肆羞辱报复,如兵部尚书齐泰,被捕之后不屈被杀,株连九族。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被捕之后抗辩不屈,被处以磔刑(将身体肢解分裂的酷刑),株连九族。文学博士方孝孺,被诛十族。并且每抓到一人便带到方孝孺眼前并杀死,以在精神上折磨方孝孺。最后捕到873人,全部杀死。其余被发配边疆充当苦役者,不计其数。如此大规模清洗政敌,让后世读书人恨得咬牙切齿。
二是继位后治国理政方式理念不同。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并未对文武百官进行大清洗,而是以贤能为标准予以任免,比如原太子李建成阵营的名臣魏征,李世民不因其曾为政敌效力过而罢黜他,反而予以重用。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大唐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人念想千年的盛世大唐早已冲淡了李世民继位时的血腥杀戮。朱棣在夺取帝位后,考虑到当时的朝廷内外形势,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继续追杀北元残余势力,多次率军北上亲征,虽然进一步巩固了北方边疆的安全,但大大消耗了国力民力,为民所不喜;再加上迁都北京,损害了以淮西官僚集团为首的大臣的切身利益,也耗费国力武力。最重要的是,朱棣之所以骂名如此之多,在于其虽然也想彻底抹去建文帝的存在痕迹,但做不到在夺位帝位后笼络人心,继位后对反对他的文臣武将大肆杀戮,使得朝廷士人元气大伤。这种做法大大激发原本对其夺位不满的天下人的激愤,于是骂名世代相传。
总的来看,唐太宗和明成祖都是非正常夺位登基,手段同样血腥残忍,但由于明成祖手段更加毒辣,对天下百姓和士人造成的心理和物质伤害更大,所以明成祖朱棣得到的骂名更加多,更加持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我们可以试着进行分别分析。
第一,关于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就这个事件而言,首先,李世民是在李渊在位,李建成只是太子,这种情况下夺取皇位历史中并不是没有,在政治情感上在封建王朝相对而言大家还是处在基本平等线上的,所以共同争取皇位,胜者为王败者寇。其次,李世民即位后,开创了恢弘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这种盛世气象在情感上容易被大众所共情。同时唐贞观时期文化景象昌盛,我们所熟知的很多诗歌文章不都是唐朝的吗?作为文化传播的知识分子在唐代受到尊重,他们对于李世民的好处的传播也就不为过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