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给孩子减负就是不布置家庭作业?您怎么看?
作业,孩子,家庭给孩子减负就是不布置家庭作业?您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此之前要准确的理解一下家庭作业功能。
首先,孩子每天在学校学习大量的新知识,需要一定量的练习才可以巩固。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学习的知识在一天时间后,如不抓紧复习,遗忘率在85%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重复的复习,遗忘的速度会减慢,遗忘的数量也会减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家庭作业并不是量越多越好,而是要精简精炼有代表性。
不能靠量取胜,而是要靠质取胜。相信这一点也是减负的一个目标,重复性的作业要避免布置过多,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就可以。
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毕竟小学生还处在学习习惯的形成时期,如果养成每天做家庭作业的习惯,对于后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己会对每天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因此,有关家庭作业和减负的问题可以从以上几点来探讨。
作为家长,我们还是要支持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同时也可以监督一下作业的量是否过多,重复性的作业是否过多。如果是这样,可以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对孩子的成长献出一份力量。
如果是老师,我们也要正确的看待减负这个目标,在自己平时的工作当中实践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如果文章让你有所思考的话,请记得关注我,共同探讨教育的一二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减负,不是不布置作业就能解决的。关键也得考虑减负后,孩子增加的新负担是什么?实事求是的说,很多家长管不了孩子拿手机,上网、玩游戏,很有可能孩子减负后,时间增加到玩手机、电脑上了。孩子看上减负了,其实给家长增加负担了。
孩子减负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系统问题。现在是人人有看法,但人人没办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有一个一年级的娃,体会最深的,就是回家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场面。作为父母,肯定希望他们能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不用每天都被困在写作业学习当中。学生学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只单靠脑子记,很多时候是记不住的,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该写的还得写。
一说到减负,都是作业太多了,其实有时候想想,学生学习的过程,都是需要下苦功的。我是80后,在那个年代,学习作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辈的每天忙着下地干活赚钱养家,哪里有空去管孩子的学习。不过那个时候娱乐项目少,能写完作业看看电视就已经很奢侈了。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电视各种各样的东西太多了。
认真说起来,其实作业并不多,如果孩子不磨蹭,基本一个半小时内还是可以做完的。怕就怕家长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说是减负,其实还是没减,最终苦的还是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在学校近8小时,回家还有各种作业!看着心疼,也无能为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理论不如实践,实践不如去现场看看!让孩子们多多与社会接触,就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的不易!也会增长见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是小谢语文,专注教育。
减负其实一直在说,更是今年两会的重点,那么减负是布置作业吗?我简单的理解如下,仅代表个人理解:
1、减负不是不布置作业,而是布置更有价值的作业,现在孩子的作业太重, 很多作业意义不大,那么这样的作业就应该不布置。
2、减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除了学业以外的,更多实践活动,而不是全部都困在家里写作业。
3、减负应该让孩子选择喜欢做的事,所以教学内容设置要丰富。
4、授课老师要想办法为孩子减负,让课程变得有趣起来,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知道你有补充吗?为我留言评论吧
您也可以关注小谢语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部减负三十条要求,要让全社会树立起来科学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理念以及正确的人才观,要求政府、家庭、学校以及课外的培训机构各方都要强化主体责任,切实的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求学校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不得布置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的孩子不得超过一个小时的作业量,初高中的作业也要符合规律,不得家长批改作业,不得小学组织选拔性考试等实质性要求!
上一篇:每天都感觉很丧,很焦虑,都有点抑郁,每天睡不好,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