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方能不能养马?
马匹,北宋,南宋南方能不能养马?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南方能不能养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可以养了,只是,橘生淮南而为橘,生于淮北而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南方能养马,但是养出来的马除了长得像马,没啥用,不可作为战马,
比如耐力、抗病力、奔跑速度、体格、负重、冲刺、胆量等,不如北方草原上养出来的马,这样的马很难上战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饲料是决定马政的一个原因,但自然环境本身就对马种做出了限制。“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在一般人看来,除了一些像汗血宝马特别出名的,战马都是一种马。实际上每个特殊环境下都有适应其生活条件的马种。马种既有区别,则体格,性格,耐力,爆发力皆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有的马适合作战,有的马适合拉车,有的马适合驮物。
下面以北宋马政作为例子,来说说不同地区马种的特点及优劣。之所以以北宋为例,一是因为北宋并未统一燕云地区,相对于唐朝牧地“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洎河曲之野,内则岐、豳、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于楼烦”来说,实在小太多,河套地区作为马源地显得更加重要。二是北宋在马政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从养殖——运输——作战都有一整套体系作为保障,各路有转运使专职负责钱粮转运调度,后来为了增加效率和限制转运使权限,还增加了军须司一同负责粮草转运。三是北宋经济发展不错,粮草供应并不是很紧张。关于北宋马政的问题这里就不在展开来说了,下面集中说说马种的问题。资料主要来自《宋朝军事后勤研究》。
1.西北马 评价A+
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马匹,产地包括:“吐蕃、回纥、党项、藏牙族、白马、鼻家、保家、名市族诸蕃”。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青藏、新疆地区。这类马是西域的主要战马种类,战斗力自然不必多说。
2. 秦马 评价A
秦马又称西马,主产于河东路、秦凤路和永兴军路一带,马匹质量上佳,“惟西和、阶州并是西马,比诸州为最上”。(《宋会要辑稿》)这一地区养马历史悠久,其相对寒冷的气候适宜马匹的生长,民间也多有蓄马。而以其府州产马匹质量最佳,“凡马以府州为最,盖生于子河汊,有善种”。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秦马虽然骨骼高大,但“蹄薄多病”,存在着瑕疵“。
秦马也是河套地区的主要马种。
3.女真马 评价A
女真人作为贡品上贡的马,他们用海运的方式,将所贡的马匹运至登州。北宋和大金翻脸后就断了这条路。
4.河北马 评价B+
河北本群马,是指由设置在河北路的牧监所孳生出来的马匹,具有契丹马的血统,虽然是“山寨”契丹马,但是也算是很不错的马种了。更是北宋河北防御大辽的救急马产地。可惜这一地区战事太频繁,限制了其供应量。
5. 京东马 评价 B
这可不是从京东网购来的马,而是产于宋代京东路,相当于今山东全省和豫东、苏北部分地区所产的马匹。虽然质量一般,但其产量庞大,在马匹紧缺的宋代,也算是一种优势了。更重要的是,京东路距离开封很近,转运起来很方便,叫京东的果然有物流优势。
6.淮马 评价 B-
江淮牌的马,主产于江淮流域。价格和数量是其最大的优势。“两淮之地,承平之际,畜马成群”。淮马体格矮小,自成一种,仅仅比江南所产之马稍强,不是用作战马的理想马匹种类,但因其价格低廉,“每匹通不满二百千”,价格要比三、四百千一匹的川马和广马低了一半,并且便于沿江诸军采用,“即同可得”,降低了运输路程和马匹运输损耗,故而受到宋廷的青睐。
南宋以后,这个地方更是南宋的主要产马区。
7.川马 评价 C
主产于西南地区,质量要差一些,体格短小,不能用作战马使用。同样,北宋沦陷后成为南宋的主要产马区。
8. 广马 评价 A-C
建炎三年春(1 129),南宋政府在邕州(今广西南宁)设置买马司,向其周边的罗殿、自杞、大理等少数民族地区购置马匹,广马之名由此而来。广马,是对这一地区所市之马与邕州集结后送往朝廷纲马的统称,包含了诸多种类,不同地区所产马匹质量参差不齐。大多跟南方马一样质量不好,不能用于作战。
但其中也有一种奇葩——大理马。这种马,“虽互市于广南,其实犹西马也”,评价甚高,南宋期间大量采购,可谓是拯救了南宋骑兵。《建业以来系年要录》“乃命(广西)经略司,以三百骑赐岳飞,二百骑赐张浚,又选千骑赴行在”。当然大理马价格是贵了点,但谁让南宋不差钱呢。
9.江东马 评价C
其实就是矮脚马,一米高。试想这样的马怎么能用来打仗呢。
--------------------------------------------------------------------------------------------------------------------------------------------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大宋国内的马种的质量就相差极大。从北到南,从西到东,质量依次降低。“冀北、燕、代,马之所生,胡戎之所恃也”。宋代牧马业的发展失去了传统的畜牧业基地,迫使宋人不得己在黄河中游和中原地区这些农耕区内开展牧马业。在传统的农耕区内设置牧监,弃农从牧显然有悖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江南闷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对马匹的饲养是极其不利的。马匹对于气候条件的不适应,体现在孳生成活率的低下和疫病蔓延导致马匹死亡。以饶州孳生监为例, “所蓄牝牡马五百六十二,而毙者三百十有五,驹之成者二十有七"。用于繁殖的种马562匹,死掉了315匹,占56%,剩下的247匹育有马驹27匹,成活率仅为10%!沿边所市之马,历经长途运输至内地,因“非本性所宜,例生诸病,因致传染”,往往一匹马得病,短则一月之内就会传染成群,造成大量死亡。
回到这个问题,并非没了河套就不能养马,而是养不好——钱太贵,人太累,马太差。
当然河套地区作为牧马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气候适合马匹繁殖,“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
2.大片草场,提供草料
3.距离战区比较近,本身就在边郡,转运比较方便,间接减少马匹损失。
4.距离中原比较近,同样方便转运到其他地区。
上一篇:代表云南的歌曲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