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北宋靖康之难真和都城选择有关,为何最终选开封而不是洛阳或长安?
赵匡胤,洛阳,都城如果北宋靖康之难真和都城选择有关,为何最终选开封而不是洛阳或长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北宋靖康之难真和都城选择有关,为何最终选开封而不是洛阳或长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城的选址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历史上的迁都行为往往都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求,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也曾经有过迁都的计划,他的目标就是先从开封迁都洛阳,然后再迁都长安,但是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很多事情上却也是身不由己。
宋朝的建立乃是继承了后周的衣钵,所以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就继续定都在开封,当时的开封已经是多朝的旧都了,尤其是战乱频繁的五代之中,有四个朝代都是定都于此,全天下几乎只有这一个古都保存着完好的城池。但是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个念头——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率领百官西巡洛阳,《宋史》记载说:“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赵匡胤的迁都计划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故乡在洛阳,而是他已经看到了开封不利于定都的本质——此地易守难攻,乃四战之地,为了保护京城的安全,就必须在周边屯聚大量的兵力。的确,宋朝“冗兵”的局面之所以形成,都城的易守难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是赵匡胤的迁都计划刚刚提出来,便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尤其是起居郎李符列举了迁都洛阳的八个弊端,其中包括洛阳在多年的战乱之中已经破败不堪,如果要迁都于此就必须对整个城市进行重建,国家的太庙等重要祭祀场所也需要重建,这势必会对刚刚建立不久的宋朝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统治压力。另外,战乱破坏的不仅仅是洛阳城,城市的腹地也遭受了巨大损坏,百姓已经贫苦不堪,不足以满足首都的需求。后来铁骑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也说,汴渠经过五代的不断开挖,已经给汴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漕运,这正是数十万士兵的衣食来源。另外,建国已经十几年,大宋的根基已经在汴京稳定下来,迁都不便。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赵匡胤都没太在意。随后,晋王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把他的想法解释给赵光义听,但是赵光义完全没有与兄长讨论,更没有正面回复,而是只说了一句“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听后也不再多言,等赵光义离开之后,赵匡胤才对手下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也许,赵匡胤心里清楚,赵光义在汴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网,迁都对这个势力网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所以赵光义才如此激烈地反对迁都计划。但是在百年之后,宋朝也的确如赵匡胤所预料的一样发生了亡国之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因为都城的原因,是因为宋朝在军事上一直都是压制的,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时候军事实力很不错,但赵匡胤是因为陈桥兵变杀回汴京迫使后周恭帝禅位的,其实就是谋朝篡位建立北宋的,所以对自己的下属非常留心和戒备,有一次他把当初一块打天下和一块拥立他为帝的一干将军功臣聚在一起说让他们交出兵权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并可以给他们很多俸禄于是乎大伙全把兵权交给了赵匡胤,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皇帝害怕自己的将军有一天把枪口对准自己,所以极力压制军事,这才导致北宋百余年军事都不怎么理想,军人想建功都难,全国施行真正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宋朝大力发展,士兵受儒家思想影响没有了嗜血,尚武和血性,光有当时最尖端的武器可士兵的士气不足,还有北宋末年,徽宗钦宗都是昏君,听信奸臣最后金兵犯境最终汴京被攻破,造成了历史上最为耻辱的靖康之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都城选择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统治者不思进取及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曾计划迁都洛阳并最终迁都长安,但计划还没来的及实施就已驾鹤西归,以后的统治者更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迁都一事就不了了之。纵观整个两宋,除宋太祖赵匡胤外统治者都平庸没有太大作为。统治者一味的拿钱换取和平,导致辽金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愈加昌狂。燕云十六州乃中原王朝北方屏障,统治者却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收复失地,导致国土沦丧,广大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个民族败类。两宋虽然经济发达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血性的王朝,强汉盛唐才是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