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棣起兵靖难之时,蒙古人为什么没有起兵南下中原?
蒙古,边境,明朝朱棣起兵靖难之时,蒙古人为什么没有起兵南下中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朱棣起兵靖难之时,蒙古人为什么没有起兵南下中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没下?朱棣的骑兵几乎都是蒙古人,只不过当时靠近北方边关的蒙古人都是支持朱棣的,这也是“朱棣生母是蒙古人”这言论的来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时的蒙古部落都是朱棣的拥护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大都上都撤回蒙古旧都和林的元顺帝早死了,跟着昭宗在位只有十年,昭宗爱猷识理答腊死的时候,朱元璋正让付友德、沐英和蓝玉攻取云南。之后又十年到洪武二十年,北方捕鱼儿海战役,蓝玉领军遭遇北元军队获得胜利,基本北元就土崩瓦解,元朝子孙已经挂的差不多,这时元朝称呼没有了,恢复为蒙古,而且基本为瓦剌和鞑靼两大部落争夺蒙古主事大权的阶段,所以没有时间去考虑同明朝争锋。本身属于比较衰弱的阶段,朱棣后来也多次亲征,正认为趁着蒙古衰弱,永乐十年1412年,瓦剌首领绰罗斯·马哈木杀完者图汗,向明朝称臣。然后东部鞑靼太师阿鲁台接受册封为和宁王,攻打西部瓦剌。然后明永乐十九年1421,与明朝失和南下。次年春,阿鲁台攻入兴和。明成祖惟恐阿鲁台势力扩大,于1422年(永乐二十年)、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和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三次亲征阿鲁台。阿鲁台采取迂回战术,不与明军直接对垒。
总之,永乐前后时期蒙古方面正处于元朝宗室瓦解,鞑靼和瓦剌争夺蒙古正统的混乱阶段,基本宣德后期,瓦剌就开始真正壮大,直到众所周知的土木堡一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让人感觉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对当时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题主应该就不会这么想的。总的来说,当时的蒙古部落已经无力南下了!
当时的元朝旧部,蒙古部落已经被打残了
明朝建立的基础不仅是朱元璋干败了陈友谅,还在于明朝一举歼灭了当时元朝旧部——北元的有生力量,使元朝的蒙古部落已经无力再发动像样的攻击了。朱元璋在明朝初期一共发动了八次北伐战争,北伐的主要对象就是蒙古,朱元璋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皇帝,他很清楚未来的边境威胁在哪里,因此他通过八次北伐战争基本荡平了元朝旧部,使蒙古势力一度回到解放前!
九大塞王拱卫北方边境
朱元璋为了拱卫北方边境,在自己20几个儿子中,分封了九个塞王。
塞王就是拱卫边境的藩镇王爷,这些王爷手握重兵,封地遍布北方边境,当时朱棣就是作为北方塞王的一员被封在北京,负责地域北京方向的边境威胁。
九大塞王兵强马壮,并且都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在当时是威震全国的军事力量,蒙古部落由于元气大伤,自然战胜不了九大塞王的拱卫实力。
朱棣自己留了后手
朱棣虽然发兵建康,朝南京进军夺取皇位,但是为了防止出现北平防卫空虚的情况,朱棣特地把自己的儿子,即燕王世子留在北京大本营负责当时北方的边境防卫,所以在防卫蒙古部落方面,朱棣可以说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有几点原因。
第一:蒙古当时已经分化严重,鞑靼、瓦喇、兀良哈,内斗不亦乐乎,没有空侵犯边境。
第二:就算侵犯边境,其他边境的镇守也不是吃素的,加之防御充分,所以游牧民族也很难突破防线。
第三:很多蒙古族的骑兵都是给朱棣打工的,朵颜三卫就是,挣得多,还有大好的富贵,所以没必要冒着没命的风险去侵犯大明。
上一篇:自媒体以后前景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