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于高考,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的,自己的,我是关于高考,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遗憾,当年虽说学霸,为了早点就业,初中毕业就上师范了。
中考时,家距县城30公里,却需坐火车才行,且每天只有一趟,早上八点半的车,我们只能提前一天到考点。
出门那天,狂风暴雨,我们一行三个小伙伴,伞都被风刮翻了,没法用。赤头而行,雨鞋成水鞋了,路过一段山路,路面积水过膝盖了,三人互相拉着手,勉强通过了。不过农村孩子天生胆大,身体结实,家长根本就没管这些。到了火车站,全身早通透了,到厕所脱下衣裤,拧干水,又穿上了,等到下车,衣裤都被身体暖干了。所幸本是学霸级别,成绩很是不错,被地区师范录取,也算皆大欢喜。只是未直接上大学,到如今还是感到遗憾呢!
儿子高考时,我们已经住在郊区了。他先一天下午去熟悉了考点,高考那两天,自己六点起来就出发了,我们都没管。中午我在单位,发现那家伙,考完上午课程,居然上QQ玩了。
不过,虽没上985,普通一本还是轻松录了。
没啥骄傲的资本,分享出来,大家不要见笑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高考,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落的沮丧,有同学的喝彩,有老师的鼓励,更有母亲的期待。我家有一本台历,尽管纸质发黄了,甚至还有些破损,但我至今还留着,因为它是一本有温度的台历,它有母亲的味道。翻开这本台历,从距离我高考三十天,每一页上都有母亲的字迹,‘’女儿加油",每一页都有。母亲这种默默的鼓励,对我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我没有让她失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时光荏苒,回首自己参加过的高考,已经16年了,不得不感慨时光过的太快了。
我参加高考是2003年,那年最特别的一件事情就是“非典”爆发了。从高考前几个月,我们陡然感到一股冷峻的气息铺面而来。开始每天早中晚都要测量体温了,一旦体温超标,就要被隔离开,送医院检查,轻者回家休养,重则住院隔离。我还清晰记得班里学习委员被老父亲带着来教室整理书本离开时,哭泣的泪眼。所以,那是大家都很紧张,很快又是封校,原来走读生一律住校。就是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我们坚持完了最后几个月的复习,大家都不敢有一丝一点的伤风感冒,生怕自己是那个被隔离的人。
屋漏偏逢连阴雨。也是在这一样,中国的高考从每天的7月6日提前到了6月6日,复习时间少了一个月,那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并没有过多体会到学校的解释6月考试是为了更凉爽。我们心里充满的是对复习时间减少的焦虑,不过矛盾的心情里也有早点解读的快乐期许。
就在进入考场时,每个人都还是要测了体温才能进入。所以,我的2003年的高考就是在一片匆忙和焦躁中度过的。考试的成绩出来,应该说没有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在中国这样一个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考中发挥失常,我自认为影响了后来很多人生的重大选择。每想起这些往事有些怅然。
但在那年的“非典”高考中,我们感受到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也好在自己不断努力,也在不断修正人生的航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希望慢慢能释然“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高中的几年学习生活绝对是刻骨铭心的,高考更是包含了太多酸甜苦辣的时光胶囊,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衷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高考,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落的沮丧,有同学的喝彩,有老师的鼓励,更有母亲的期待。我家有一本台历,尽管纸质发黄了,甚至还有些破损,但我至今还留着,因为它是一本有温度的台历,它有母亲的味道。翻开这本台历,从距离我高考三十天,每一页上都有母亲的字迹,‘’女儿加油",每一页都有。母亲这种默默的鼓励,对我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我没有让她失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己骑1小时单车去考场,路上下大雨,准考证都湿了,94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高考,自己感觉最深刻的一件事儿就是,我们那个时代高考就是过独木桥,就是人的一辈子唯一的转折点,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全部希望的寄托。那个时代社会给人的机会太少太少,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通过读书跳出农门。那一个时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只要上了大学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未来,因为那时候大学生是非常非常少的,大学毕业之后一定会有一个工作的分配,只要读了大学就不用担心找工作的事儿,一切后顾之忧都解决了,所以那个时代一个高中生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高中的艰难的读书岁月中。如果一个人第一次高考没考上,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一定会不断地复读。记得曾经有一位校友姓朱的,他复习了八届才考上大学,所以学校的老师都开玩笑的地叫他猪八戒,他的故事也一直在后来的每一届高中生中传播,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个叫猪八戒的学生。
上一篇:如何看待中医未来的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