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句话?
崇祯,明朝,东林党为什么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句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人物故事都是自圆其说,千秋功过谁来评说,谁能评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居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什么“魏忠贤是个大忠臣,如果魏忠贤不死,大明就不会亡”。本来这种说法不值一驳,但是谬论甚嚣尘上,让人不禁产生疑问:难道那些党附魏忠贤的无耻文人借尸还魂,又回来了?
第一种论调是:在魏忠贤领导下,孙承宗和袁崇焕打了很多胜仗。
那么我先问一句:熊廷弼是怎么死的?搞死熊廷弼的,主谋就是魏忠贤,干将叫王化贞,一个东林党倒戈成阉党的家伙。熊廷弼被抓后,曾许诺给内廷太监(四万两银子保命,后来熊廷弼拿不出钱来,让魏忠贤大为恼恨,发誓一定要杀了他,在抓了杨涟之后,就诬蔑他曾受过熊廷弼的贿赂,杨涟当然不承认,但天启五年(当时魏忠贤早已一手遮天)八月把廷弼杀“传首九边”。
再来说说孙承宗,坐镇辽东四年,修筑了坚固的防线,有效抵御了后金(当时还不叫大清)的进攻,一时间威望日隆,魏忠贤开始拉拢甚至巴结。孙承宗当然不买账,只用茶水招待魏太监派来的监军,这就种下了祸端。就在孙承宗稳固了防线,准备大举反攻的时候,阉党全面掌控了局势,并且开始迫害杨涟等人,孙承宗准备进京进谏,更惹恼了魏忠贤,他假传圣旨给九门的宦官,若孙承宗到了齐化门,就将他绑了。孙承宗只好返回辽东。但魏忠贤还不罢休,又让李蕃、崔呈秀、徐大化(这几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上书诋毁孙承宗,于是孙承宗只好请求罢官,回了老家。
大明边塞最后一座长城,就这样被死太监倒塌了。他的继任者高第,在宁远大捷后,也被阉党陷害,革职闲住。
魏忠贤把边关守将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阉狗:设立镇守山海关等处太监一员,司礼监秉笔太监、总督忠勇营兼掌御马监印务刘应坤;左右镇守太监二员,乾清宫管事提督、忠勇营御马监太监陶文、纪用;分守中军太监三员,乾清宫打卯牌子、忠勇营中军、御马监太监孙茂霖、武俊、王莅朝……
这些个身体上缺了零件,思想上极度扭曲的死太监一到,就轮到后金“举朝欢呼”了。
第二种论调是:魏忠贤是忠于明熹宗朱由校的,是个大大的忠臣。
持这种论调的人应该断子绝孙,因为他应该找一个像魏忠贤一样“忠诚”的人来管理自己的家务,顺便弄死他老婆“二奶”、“小三”生的所有儿子,因为魏忠贤就是这么对待他“忠诚”的朱由检的:皇后的第一个儿子,被魏忠贤的姘头客氏“按摩掉了”,另外两个儿子,也出生几个月就夭折了。
而且这个“忠臣”魏忠贤还很“体贴”地不让朱由校管任何事情,不但自己独掌天下做了“九千岁(准确地说是九千九百岁)”,还让自己的亲属都来为大明王朝“效力”——他的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亲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官至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佥事;客氏的弟弟光先加封为都督;魏抚民又从锦衣卫调任尚宝卿;族孙魏鹏翼为安平伯;侄子良栋为东安侯,良卿为太师,鹏翼为少师,良栋为太子太保。
把大明王朝变成魏家天下,好一个“忠心耿耿”的死太监!
关于魏忠贤“是忠臣”的论调,让人想起了清代名臣张廷玉的一段话:“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迄乎恶贯满盈,亟伸宪典,刑书所丽,迹秽简编,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纯属不负责任的信口雌黄。
多数人说这话的依据是,魏忠贤的阉党跟东林党是死对头,形成相互制约的势力,这就让皇帝能够从容居中调停,有个缓冲余地。魏忠贤被灭了,崇祯皇帝大力重用东林党,东林党失去制约,直接面对皇权,而崇祯皇帝又没有嘉靖皇帝那样高超的驾驭能力,所以最终国家在无尽的内耗中一步步走向灭亡。
崇祯在末年也意识到阉党的重要性,重用了几个太监,有人问,阉党祸国殃民,所以当年你把魏忠贤干掉了,现在你又重用太监,这是几个意思呢?崇祯说,你们这帮家伙要是能干事,我又何需此辈?
但要说魏忠贤活着就能拯救大明,这显然是不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首先大明王朝当时面对的问题是几千年一遇的小冰川期,旱灾严重,粮食不够吃,就是大罗神仙也解决不了这问题。其次崇祯皇帝想要得到东林党的支持,就必须干掉魏忠贤,否则的话他能不能坐稳皇位都不好说,换言之,干不干魏忠贤,不是他能决定的,这是形势使然。再次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加上崇祯并不是个合格的力挽狂澜的领导者,所以灭亡是必然的事。
魏忠贤的死,只是加速了大明的灭亡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一说法源自一个阉党余孽曹姓太监。魏忠贤自杀,阉党被崇祯帝拘捕屠戮,当时号称“钦定逆案”。但是阉逆并没有死绝,不但大内太监里有阉党余孽,朝廷里有阉党余孽,甚至阉党余孽还跑到清朝去做官了。
有些人瞧不起东林党,说他们祸国殃民,这大体不差,有些人瞧不起东林党,说他们嫌水太凉,去做清朝的官,没骨气,对大明不忠,这大体也不差。不过,作为难兄难弟,阉党的人同样也是祸国殃民,同样也是没骨气对大明不忠,同样也是跑到满清去做官。要骂,何妨一起骂?
上一篇:教育是一门科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