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既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何艺术和生活的差距那么大?
艺术,高于,现实生活既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何艺术和生活的差距那么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就是艺术的追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即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因为人心向善,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感觉到有差距,一个说明作品艺术性不够,还有说明还不懂艺术。
最能打动人的艺术作品,就是读者或观众自己融进了作品的情境,与主人公同悲喜。传说歌剧“白毛女”演出时,有战士实在接受不了地主黄世仁的罪恶,竟然举枪要打死“黄世仁”。如果不是歌剧再现了生活,也就不会有战士的莽撞。
因此,说艺术与生活不一致,主要还是作品本身有问题,比如前些年电视剧觉得好看,甚至追剧追得万人空巷。一方面是当时播出的电视剧太少,另一方面确实电视剧打动人心。怎样才打动人心?每个看电视剧的人感到了真实。
为什么古装剧盛行?某种程度就是拍出来难以感觉与现实的不一致,许多抗日神剧遭诟病,就是觉得假。不能把回避现实与胡编乱造当成艺术,并由此得出艺术与现实生活差距太大的结论。
说不懂艺术,指误以为艺术是现实的复制。
比较典型的抽象派画家的作品,画出来的人像,普通人甚至根本看不懂画的什么,可确有它的艺术地位,这个属于专业品鉴,不懂艺术的人还真不可以多说。
总之,真正的艺术,有它的境界,肯定不是与现实生活一模一样,俗话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高于不是脱离。
许多艺术作品就是在制造与现实的差距,然后引导现实人们与之看齐,最近有个新词,文化引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对于绘画创作来说,素材都是取材于生活的
虽然艺术创作,取材于生活,但是艺术与生活,确实是大相径庭,相去甚远的
也许你会说,西方传统写实古典油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圣母油画,画中的圣母形象很清晰,造型精准,结构严谨,照理说是最贴近生活的
其实不然,文艺复兴的画家们,风格写实,但是并不是单纯,简单地把对象照搬照抄到画布上
比如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他画笔下的圣母,优雅,恬静,端庄,是按照文艺复兴理想美的模式创造的,集中了几百个女性美丽的优点而创造的
所以拉斐尔画笔下的圣母,过于完美,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由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形象,最典雅的造型,最完美的线条,所以造就了古典写实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差距,那是高雅圣洁,平凡普通的差距
直到现代社会,至今依然有画家延续了西方文艺复兴写实绘画的理想美
比如油画家谢楚余,其油画作品《陶》,画中的美女含蓄,优雅,委婉的典雅形象,是画家如同拉斐尔,集中了三个模特,一个青岛美女,一个汕头美女,一个混血儿美女的美丽优点集中形成的理想美
所以这就造就了艺术的高雅圣洁,与平凡生活的差距
自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以后,艺术与生活更加大相径庭了
比如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揭露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虽然取材于活生生的历史事件,德国法西斯轰炸,血洗西班牙格尔尼卡城镇
画家并没有在画中直观地描绘残暴的法西斯,而是以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画家也没有直观表现受罪绝望的无辜灾民,而是以一头马来象征
画中以几何形体,表现无辜受难人们的痛苦,绝望与无助,如果是以写实客观的画风,我想就不足以表现战争的残酷了吧
抽象艺术,更能体现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大相径庭了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你还能看出一些形象轮廓,而抽象画家波洛克的作品,是行动随意滴洒而形成的线条,你完全看不出画中任何形象和轮廓
所以,抽象画,画中夸张变形的形体,线条,节奏,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我想,波洛克画的,是他心中飞舞偶然形成的线条艺术吧
在西方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画派,最贴近生活,库尔贝,米勒,杜米埃,还有巡回画派画家列宾,都在真真切切描绘生活最真实的状态,比如贫困,悲苦,从未有粉饰和理想化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对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共同点是生活是艺术的创作依据,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某一面。不同的是艺术是假的,生活是真的;艺术是虚构的,夸张的,完美的,而生活是客观实际的平淡的;生活是物质范畴和真实感受,而艺术是一种美好的意识形态,属精神领域范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