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传闻已久的大众品牌-捷达成立,国内车企如何面对?
捷达,大众,品牌传闻已久的大众品牌-捷达成立,国内车企如何面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传闻已久的大众品牌-捷达成立,国内车企如何面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内车企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不要一直给人家做嫁衣的贴牌生意。这多年做大了人家的品牌,人家的子品牌都要另立门户了。
外国车企加快重组强占市场,国内车企没法跟人家竞争。严格来说,国内主要是车行,生产线,组装厂,代理商。现代车企应该具国际认可的独立品牌,logo,发动机,外观设计,国际营销和维修网络,设计团队,国内那哪家车企具备有这样的条件体系。在国际市场上,德系,日系,美系,法系,英系,瑞系,意系,韩系等,没有中系,国产车系品牌,最多是国产配件和组装的别国品牌车,山寨机。外国品牌通过在国内组装,成为外国汽车倾销的渠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救活了国外三流品牌和车企。
由于我们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车企,捷达是否成立独立品牌意义不大,冲击不大,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这只是德系车的内部重组洗牌,你还继续做你的组装业务,只是安装人家的设计,生产线,标准,去加工生产组装,投向国内市场,并不需要竞争打入国际市场。这些配置是在德国完成的,国内车企可能在承接这些业务过程中面临竞争,但主要竞争是在外国车企如美英法德日韩意之间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众成立捷达品牌,威胁最大莫过于自主品牌,因为捷达品牌所覆盖的10万级市场正是现在自主品牌的生存区域。捷达出现在这个市场,那就自然避免与自主竞争,有竞争是不是就有威胁了,这就要另当别论了,虽然捷达有大众品牌背书,但毕竟属于一个全新品牌,新品牌自然需要一个让人认识他的过程,虽有捷达车在铺路,但毕竟无法像一些在市场上深耕多年,口碑有所沉淀的品牌那么让人放心,汽车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毕竟是大宗商品,在购买时不会随意尝试一个全新品牌的产品,尤其在这个级别所对应的底层消费者,他们收入有限,在选择车型时会更加谨慎。
捷达毕竟不会像其他全新品牌一样,毕竟捷达轿车在中国这么些年,他的可靠性,相比中国消费者会印象深刻,但如今捷达是全新的品牌,那可靠性是否可以在新品牌上有所延续,这个不得而知,或者说消费者是否相信捷达品牌延续老捷达车那样可靠性这也未知。
再者捷达品牌在出生之时已经带着低廉低端的品牌污点,个人认为这将对其未来的前景有致命的伤害;首先换10万钱买一个车,在普通消费者心中,这个价位不低了,但如果选择捷达,以大众的造车思路,肯定配置低的让你无法想像,造型也老气横秋的,那低端车就时刻伴随在他左右,那反而如果选了自主,虽然也不会高端到哪里去,但整车状态还是很唬人的,有丰富的配置,亮眼的造型,大大的尺寸等等,同时还没有低端标签,就这个心理差异,在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波浪。
所以综合考虑,捷达要想成功,绝逼不能再按老的思路去做,以前挂个大众标,车再破,配置再都会买,但捷达不一样,他没有那样的影像力,他没有那么多年的品牌积淀。要想获得成功,还得脚踏实地,作出有诚意的产品,用产品打通捷达与大众之间隔阂,让消费者相信,现在捷达就是以前的捷达轿车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是品牌的定位,很明显捷达品牌美名是全球话的品牌,其实实际就是针对中国的品牌策略。其定位应该低于大众品牌。
2:投放车型,据车展等信息来看,捷达品牌先期投放三款车型,一款轿车,两款SUV。
3:大众标的捷达和桑塔纳在国内深入人心,并且价格都算实惠,各种优惠下来已经让自主品牌的车型只能堆砌配置来与之抗衡。
4:现款捷达会不会划入捷达品牌,上汽的桑塔纳又该怎么面对。我觉得这才是该考虑的问题。
5:如果桑塔纳依然大众标,捷达品牌轿车要有足够的价格和配置优势才能立足,但是桑塔纳目前优惠幅度很大,大众车型基本都是如此。捷达品牌轿车如果价格继续下探拉开差距不大可能,除非大众取消现款桑塔纳的优惠。
6:如果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同时挂捷达标,对于轿车的意义不大。
7:捷达品牌的重点我觉得应该是SUV车型,现在大众旗下并没有一款能够在价格上与自主品牌抗衡的SUV,如果捷达品牌的小型SUV价格下探到七八万,紧凑型SUV价格下探到九万十万起步的话对于国内车企才是最大的威胁。
8:很明显的道理,大众现款的捷达桑塔纳轿车已经在小车里面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和占有率,所以很明显是以新品牌来打开10万左右和以下的SUV市场。所以自主品牌国内厂家最先考虑的是如何面对捷达品牌对SUV市场的冲击。
希望以上分析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汽大众为了提供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捷达独立出来,是为了和国产车贴身竞争,细分客户,网络下沉,未来低端车型的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