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咋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车辆?
自己的,买车,车型咋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车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安全性。这本应该排在前面的,但国人的购车习惯如此,加上车辆的安全性在日常使用中没办法直观对比,也只有这样排了。当然,用车安全与否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驾驶员因素肯定排在第一位,我们这里只谈车辆本身的安全性,如果有人非要说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那好,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你赢了,好吧……!一般说来车辆安全性高低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重量和大小。看篮球比赛的人都知道,篮板下基本都是高中锋的天下,个子小的只能搞外围,为啥?因为高中锋就像一座移动的小山,小个子撞上去和撞墙没什么区别,不然当年NBA也不会搞个砍鲨战术来围殴奥尼尔了。同样道理,撞上了大货车,再壕的基尼都是一堆烂泥。轿车按重量可分为1.1以下,1.1~1.3,1.3~1.5,1.5~1.7,1.7(吨)以上五个级别,从下到上以0分为基准,每级加0.5分进行计算。SUV则各往上加两百公斤再进行计算。2.车身高度,这里指车辆重心或前保险杠高度。车高,重心高,易失稳,操控性和舒适性变差,但驾驶员前端视野距离大幅变远,预判前方情况快的往往不只一个量级,在行车过程中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大大延长,安全性也就自然增加了。另外,两车对垒时车身高度对车辆的损伤程度也同样呈反比例关系。现实生活中很少听说有SUV或越野追尾货车造成全军覆没的案例就是很好的例证。SUV比轿车百万公里死亡率低一倍是美国佬实打实的大数据统计出来的。3.车身设计。其实是和价格成本息息相关,贵的车安全设计包括用料肯定好些(拉开了价格差距的车)。同样的车,合资车溢价率偏高,车身架构悬殊也不大,用料一般比国产车抠门,现实也是如此,哪怕价格悬殊两三倍的相同车型,两车事故时合资车往往受伤比国产车严重,为什么?当然,你五六十万甚至更高价位的合资车和几万十来万的国产车是不能比的,否则就是在耍流氓了!4.安全配置。主动安全配置完全可以看配置表,当然是越多越好,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被动安全就需要一点专业知识了。注意一点,可维修性和行人保护对你及家人的安全没有半毛钱关系,倒是保险公司特别上心!所以谈车辆安全时请最好忽略这两点。配置比较也很简单,把属于主动安全的配置剔出来的进行对比,多一项适当加一点分,个人建议0.2~0.4分一项足矣,这点国产车优势太大,否则国产车就不讲武德了。5.刹车性能。评判很简单,就是车辆100公里/小时至停止时刹车的距离。可这样评判:一般来说轿车可以以37米内为最好,每增加2米减0.5分,43米以上为最差该项计0分,SUV则加2米起评。注意空车和满载相比变化大的应适当减分。6.机动性能。我们知道,车辆的安全性受中高速的动力响应能力的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超车或爬坡的动力冗余(储备)是否充足,特别是车辆满载的情况下给你的信心和空车是否悬殊很小。坐车在高速或山路超车的人都懂,当然如果是只跟车永不超车的佛系玩家例外。这里的机动性是指在中高速当中的加速性能,具体量化可以用汽车的最大马力(匹)数除以车重(吨)来表示。可分为四个区间,100以下,100~110,110~120,120以上,可依次加0.5分。
第三,油耗。准确的应当说是每百公里的能耗及综合费用。现在的车型比过去丰富得太多,大的分类可分为纯燃油、混动、纯电三种。前两种燃油的油耗乘以燃油单价,后两种要加上全寿命周期内更换电池的成本折算到百公里费用内。可按以下方式计算:(油、电、电池均以2021年1月1日的市场价为参考)分六个档次:20元以下,20~30,30~40,40~50,50~60,60以上。若你注重用车成本,则将最后一档定为零分,每档差距两分,若不注重,则以第一档为10分满分,每档减一分或半分。注意考查油耗时要多了解真实车主的用车情况,多方位了解,多看大数据,不要道听途说。
第四,口碑(含品牌)。口碑这块真假不易辩别,如果不了解索性你就选相对大点的车企和热门一点车型。你也可以只考虑品牌而不去了解市场和口碑。这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社会,多数人心里还是对品牌固化比较严重。虽然不好,但事实就在那摆起,所以我还是从众一下,仅以品牌划分,不喜勿喷。第一类,BBA及以上;第二类,国外(含合资)一线品牌;第三类,国外二线及国内一线品牌;第四类,国外三线和国内二线品牌;第五类国内三线品牌。评分以10分为满分依次递减,每档分差自己掌握,可按2分,1分,0.5分三种分类。个人倾向于第二种。
第五,动力。既然作为代步的高端工具,就必须谈到动力,不然和骑老年三轮有啥区别?每个品牌在考虑车型和定价时,动力配置差异必然是其优先项。我们前面谈的要么没得选,要么必然和动力粘边。多车型时代,单纯谈排量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了。可以用以下几方面表述:一、车辆0~100公里加速用时。轿车可分四个区间:6秒以下,6~8秒,8~10秒,10秒以上。SUV加一秒。同样,第一档满分8分,依次可按喜好以2分,1分或0.5分三种方式递减。二、最大马力或功率。三、最大扭矩。四、最大扭矩转速。该项和车辆起步响应关系最大,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重要评判标准。还要注意的是空载和满载时加速性能的变化,很多人购车时忽略了这点,试车时觉得动力还可以,用车时条件稍微苛刻一点才发现动力很肉。还有就是跑长途和高原的话,最好考虑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或混动。个人建议买车要买动力储备稍大一点的。介绍说啥子“动力日常够用了”的都是忽悠人的屁话。
第六,外观(颜值)。外观对用车本身没有好大关系,但现实生活中颜值即正义,车辆外观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痕迹,同时也是多数年青人和女同胞的超级优选项,故这项也给上8分。这项各种层次和年龄的人对不同的车颜值要求区别很大,故不敢妄下评论。只说一条,往往年代越往前越不符合现在的审美,再经典的老款哪怕原来非常吸睛也不会青春永驻,能持续吸粉的更是凤毛麟角了。现在的车最多三年一个改型周期,五六年前的车型,颜值至少减分一半(特殊复古情怀车除外)。
第七,配置。前面已讲了安全配置,其他配置也很好比较。首先,每样配置必然意味着成本增加,每样配置要多少钱也能估出个大概;其次,功能性配置可以优先选择和比较;再次,自己心仪的配置可以优选;最后,提升档次的配置也可加分。选好车辆后以很直观的对比即可。可按配置较差的车辆裸车价格的1%/分计算。车辆配置有时隐含的价格很大:比如车辆的NVH性能,和车辆的外形设计,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风阻,隔音包裹材料,玻璃,主动降噪等等密不可分,往往车内噪音降低三五个分贝,车辆的等级或档次就至少要提升一级。又比如,主动刹车或自适应巡航,组成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既多,价格也不菲。
第八,售后服务和维修经济性。这两项和油耗一样,直接关系到用车成本。一般来说,品牌越大,在国内销售量越大,其售后服务越好。维修经济性这里主要是指日常正常保养和更换配件时的所需要的资金成本,所需资金越多,维修经济越低。注意这里不是指检测机构测试时的维修经济性。一般来说,维修经济性国产高于合资,合资高于进口,低价车高于高价车,市场常见的高于不常见的,普通板本高于特殊板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