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在“奥数比赛”中连连失利,我们需要反思奥数教育吗?
奥数,数学,中国中国在“奥数比赛”中连连失利,我们需要反思奥数教育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在“奥数比赛”中连连失利,我们需要反思奥数教育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需要反思的不是、或不只是奥数教育,而应该是义务教育改革的方向。
近十几年来我们的义务教育改革方向,总体上是在中小学阶段“减负”,推动“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从理论上看这似乎并无不妥,但实际上呢?
最初“减负”针对的是课时过长、作业过多、教学内容过重过难和课后补习、奥数等等“不必要的教育内容”,但这些“减”了应试教育模式不改,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和家长谋求“堤内损失堤外补”,通过课后班和私下补习把义务教育范畴内“减”的再增加回来以应付考试和竞争。于是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减轻考试负担,包括扩大自主招生比例、减少高考门类科目……最新的趋势则是把“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招生范畴,并进一步减少学校教育的分量和内容。奥数的取消和奥数成绩的节节退步,只是这一系列操作的必然结果之一,而非根源。
认真说,奥数多拿或少拿几块金牌的确不是大问题,因为实际上很多欧美国家也是靠聚集精英和吃小灶来夺牌的(我知道的一位拿过3枚金牌的加拿大华裔选手,其所就读的公校为保证他专心冲金,竟让他停了好几个学期的正常上课),但其背后的不断“减负”、对“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和对考试及高校录取的改革思路,才更值得担心。
义务教育范畴内“减负”,但社会竞争压力不减反增,其结果只能是每个“成品人才”的“含金量”不能减,但义务教育所提供的“平价金”大减,结果只能是“有能力家庭上算”(因为他们可以自费“充金”);同样,“素质教育”只要到提高阶段就是“砸钱砸时间游戏”,谁更占便宜不言而喻;最后,高考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必须承认,它是中国当前社会为数不多相对公平、给草根阶层子弟更多靠个人努力改变后半生命运机会的平台之一,降低高考难度、减少高考录取比重、赋予“素质教育”更多权重,这样的改革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教育公平性,我不说,你们说。
中国之所以能在几十年时间里从一个文盲遍地、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竞争性的社会,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社会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的被打破,和义务教育的充实让更多草根子弟获得相对多、相对公平的学习竞争力,而当前的某些义务教育、高校招生改革思路,即使初衷是好的,但在操作中都有意无意在不断削弱这些促使中国社会“提速进步”的优势和原动力,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纲举而目张”,我们与其反思一个奥数,还不如追根溯源,反思近年来针对义务教育和高校录取制度的改革,是否在某些方面走入了误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在“奥数比赛”中失利,需不需要反思奥数教育?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奥数教育,奥数是数学竞赛,因为跟高考制度连接到了一起,催生了奥数热。热的发烫时,国家出手取消了奥数加分,就是这么回事。
奥数比赛失利,国人的面子挂不住了,于是开始怀念“奥数热”时代,觉得“禁奥”可能禁错了,奥赛加分应该恢复。这个观点,是只看到表象,没有看到实质。
需不需要反思?反思是必须的,但需要我们反思的不是“禁奥”,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现在都在喊减负,而很多学生其实没有负担,轻松到在父母的溺爱里打游戏度日,别以为这是大学生的专利,除了重点中学的学生外,你到中学里去看看,还有学生学习吗?
我们在谈义务教育时,一直在谈义务,大讲什么公平,可是,没有人去关注去研究学生学习状态,只有学校条件好了,似乎学生也就学好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的学校,即使是乡村中小学,条件一点也不差,比起上世纪的学校,乡村学校的条件都比以前的重点学校好。可是,我们去看看学生,有几个主动学习的?以往的学生,主动学习比比皆是。
我们现在要反思的,应该是义务教育里的教育,从“义务”来说,政府、学校和家长其实都做到了,而“教育”的路,却迷失了方向。学校和家庭,根本不在一个方向上着力,形不成合力。
回到奥数的话题上,现在的政策没有错,奥数不是一拥而上的事情,是少数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且有极高数学天赋的人的游戏,属于小众游戏,不是大众游戏。小众游戏向大众普及,智商肯定跟不上,还怎么玩?那就是玩坏了很多人。
小众的游戏让小众们去玩,国家可以给予倾斜,让这些天赋极高的小众们越玩越想玩,不要把这些小众天才也给玩毁了。
教育就应该是大众玩大众的游戏,小众玩小众的游戏,能玩什么玩什么,不要赶鸭子上架,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就该反思奥数教育,而不是等到国际奥数比赛失利才反思。
奥数是针对,以及适合少数具有数学天赋的天才准备的竞技。按照曾代表中国参加IMO,分别在2002年、2003年蝉联满分金牌,历史上最佳中国奥数选手付云皓的看法,奥数教育只适合5%的学生,95%的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奥数。
实际上只要看一下近20年IMO累计成绩最好地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为什么?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是每年上千万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6个人参加,美国和俄罗斯是每年上百万学生中选拔最优秀的6个人参加。其他国家地区,整个人口也就数百上千万,没法比。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IMO的历史成绩,以2000年到2010年11年成绩为例,66人次参加,61金5银,9次第一2次第二,可以这么说,代表中国参加IMO的选手,哪怕是最弱的2人,也有四分之三的概率获得金牌。再往前推10年,上世纪90年代,除了一次未参赛,9次参赛6次总分第一。从1997年但2016年,从未曾迭出过前二。
上一篇:正在气头上的人有多不可理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